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圖片生活軍事人物科技文娛經濟評論

解讀長征:為何紅二十五軍到達陜北掀起參軍潮?

軍事新聞 來源:央廣網 2016年09月30日 10:21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作者:軍史專家、中國人民革命軍事博物館原研究員 姜廷玉

  央廣網9月30日消息 1935年9月初,紅二十五軍進入陜甘根據地。7日,到達保安縣的豹子川。由於紅二十五軍政委吳煥先在甘肅涇縣四坡村戰鬥中不幸犧牲,中共鄂豫陜省委決定徐海東任軍長,程子華任政委、代理鄂豫陜省委書記。9日,紅二十五軍到達陜西永寧山,同中共陜甘黨組織取得了聯絡。

  中共西北工委發出的《為歡迎紅二十五軍北上給各級黨部的緊急通知》。(資料圖)

  中共西北工委得知紅二十五軍北上即將到達陜甘蘇區的消息後,立即發出了《為歡迎紅二十五軍北上給各級黨部的緊急通知》。《通知》指出:

  “為蘇維埃在整個西北及全中國的勝利而鬥爭的這個偉大勝利消息,使我們西北勞苦群眾聽見了,沒有一個不手舞足蹈,鼓掌歡迎與慶祝的。我們黨應該抓住這一千載一刻的機會,動員全體黨員及全蘇區的每個勞苦群眾,歡迎紅二十五軍上陜甘〔同〕紅軍的會合,慶祝紅二十五軍北上的偉大勝利。”

  1935年9月15日清晨,霧特別大,相隔10來米遠就看不見人。但是,陜西延川縣永坪鎮附近的紅軍和老鄉,一大早就從四面八方涌到永坪鎮的河道上,歡迎經過長途跋涉,戰勝無數艱險困難,勝利到達陜北的紅二十五軍。

  陜甘蘇區紅軍一部(資料圖)

  太陽漸漸升起來,濃霧消散。10多里長的道路兩旁,整整齊齊地排列著歡迎的人群。人群中,有紅軍,有赤衛隊員,也有婦女會員、少共團員、學校的學生和當地的老鄉。三四道大彩門,矗立在道路中間。山溝和大路兩旁的岩石上、樹榦上,貼滿了“歡迎紅二十五軍”等花花綠綠的標語。河溝草地上,許多孩子吹著小笛兒,用尖溜溜的小嗓子唱著:

  打倒豪紳地主喲,

  打倒反動派,

  男女都平等喲,

  人人鬧革命,

  大人娃娃一條心,

  革命早成功。

  …………

  歌聲、笛聲,合著人們的笑聲,盪漾在晴朗的天空。

  一會兒,一位騎著一匹棗紅馬的指揮員來到部隊面前,問道:“準備好了嗎?”隊伍裏齊聲答道:“準備好了!”他又繼續説道:“紅二十五軍跋山涉水,受盡千辛萬苦,來到咱們陜北,馬上就要和我們會師了!招待客人,本來應當拿出些禮物,可咱們這裡的政權剛剛建立,又受著敵人的封鎖,拿不出什麼東西來。但我們卻有一顆火熱的心,我們一定要熱情歡迎紅二十五軍同志……”正説著,兩個騎著馬的交通員氣喘吁吁跑來向指揮員報告説:“紅二十五軍到了,正在前邊莊上整理隊伍。”指揮員聽了,兩腿夾緊馬肚,調回馬頭,打了一個響鞭,喊了聲“老大哥來了!準備歡迎!”帶著兩個交通員便奔向前莊去了。

  “立正!”“立正!”“向右看齊!”“向右看齊!”隊伍裏頓時熱鬧起來,口令聲此起彼伏。

  莊頭上出現了一桿迎風招展的紅旗,後面是黑壓壓看不到頭的隊伍。河道裏立即響起了鑼鼓聲、歌聲和口號聲。正在田裏幹活的老鄉們,聽到鑼鼓響,也扛著鋤頭趕來了。

  徐海東(前右一)、程子華(後中)等合影。(資料圖)

  徐海東走在隊伍的最前面。他身材高大結實,穿著一身青色軍裝。八角形的軍帽上,釘著一顆紅五星。他一邊走,一邊揮手向歡迎的人群問好。緊跟在後面的是騎兵警衛排,再後面的是手槍團。手槍團排成4路縱隊,一邊走,一邊喊口號、唱歌,一個個神采奕奕,笑容滿面。手槍團後面是司號連,吹打得哇哇響。再後面是幾十個十五六歲的宣傳隊員,又唱又舞地走了過來。戰鬥部隊過來了,分成三路縱隊行進,每個人都扛著一色的馬步槍,有的還上著明晃晃的刺刀。

  歡迎的人們目不轉睛地看著,稱讚著。

  9月16日,劉志丹率紅二十六、紅二十七軍到達永坪鎮,與紅二十五軍勝利會師。陜甘紅軍同紅二十五軍互相進行參觀訪問活動。貧農會也把老大娘、小夥子、小媳婦都組織起來,帶著繡花荷包、襪底等東西去慰問紅二十五軍,到了駐地,男的幫戰士們劈柴、打水,婦女搶著洗衣服、補襪子。戰士們也把打土豪得來的花布、絲線贈給老鄉。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