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點擊或掃描下載

國內國際經濟軍事生活文娛教育圖片評論

【你所不知道的寧夏】治沙路走出“致富經”

央視新聞客戶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18年09月19日 18:19 A-A+ 二維碼
掃一掃 手機閱讀

原標題:

寧夏回族自治區地處我國北方防沙帶、絲綢之路生態防護帶和黃土高原—川滇修復帶的交匯點,在全國生態安全戰略格局中具有特殊地位。六十年來,寧夏不僅在防沙治沙上走出了一條“樣板路”,還通過實施“生態立區”,從治沙路走向了致富路。

在寧夏回族自治區的版圖上,毛烏素沙漠和騰格裏沙漠一東一西,將寧夏北部平原夾裹在中間。新中國成立初期,毛烏素沙漠一路南侵,一度逼近寧夏境內的黃河河段不到5公里處。為了保護母親河,1953年寧夏白芨灘林場成立,這個比寧夏回族自治區還要早成立五年的林場,成為了我國最早的沙漠生態治理點之一。

作為白芨灘林場第三代治沙人,楊玉剛從19歲就開始和沙子做鬥爭,至今已經23年。

靈武市白芨灘大泉管理站站長 楊玉剛:我們治沙是先固沙後治沙,就是先用這個草方格把沙子固定住,然後我們在這個麥草方格裏面挖一個小坑,每個坑裏面就像檸條也好,花苞種子也好,一個裏面我們放20到30粒。

除了用草方格固沙護種的方法,白芨灘人還摸索出雨季播種、灌草結合、春秋植苗造林互補等一套精準治沙經驗,大大提高了造林成活率,年成活率實現了75%左右。至今在當地還流行著這樣一句諺語:“檸條貴如油,一棵苗來八次種”。

靈武市白芨灘大泉管理站站長 楊玉剛:受咱們這個地方的降雨量的影響,還有咱們這個播種時機的把握,一遍成功都是很少的,一般都是三到四次播種,實在是弄不成就十遍八遍播種。正是有了我們堅持不懈這種信念,我們一代接著一代繼續把沙漠治理下去。

六十多年來,白芨灘人在黃河東岸建成了一條南北長六十一公里,東西寬二十多公里的綠色長城,迫使沙漠從引黃灌區邊緣後退二十多公里,創造了人進沙退的生態奇跡。目前,白芨灘林場所轄148萬畝沙漠已經完成了全部治理,成為全國精準治沙、科學治沙的樣板區。

央視記者 馬力:在我的身後是白芨灘防沙林場中最後一片原始沙漠,林場的工作人員告訴我們,這裡將被永久地保留下來,一方面作為沙漠治理的教育基地,同時也是當地的旅遊觀光景點。在寧夏,人沙和諧、沙城一體的新型生態發展模式正在形成。

寧夏枸杞天下聞名,可是許多人不知道的是,在沙地上種植枸杞已成為寧夏人從治沙走向致富的好路徑。在吳忠市同心縣的同德村,枸杞生産車間就開在村頭,同德村1409戶村民超過一半參與到枸杞種植、採摘、加工,絕大多數人均收入達到20000元。

吳忠市同心縣縣委書記 馬洪海:我們現在14萬畝的枸杞基地,夏天每天的用工量大概在30000到45000人,每個人每天的收入大概在100到150塊錢。

沙土地上種起的枸杞,不僅發揮了防沙治沙的功效,更帶來了可觀的經濟效益。像同德村這樣以發展防沙經濟果木産業帶動農民增收的模式目前已經在寧夏全面展開。

  • 新聞
  • 軍事
  • 財經農業
  • 社會法治
  • 生活健康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央視新聞下載
860010-1102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