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的馬年春節,中央電視臺新春走基層:“家風是什麼”特別節目引起了社會極大關注。
家風就是一個家庭的風氣、風格與風尚,是給家中後人們樹立的價值準則。家風家訓,是中華民族傳統美德,指引人們傳播正能量。“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在中國傳統文化中,家風敦厚尤顯重要,將其總結為五常八德,五常:仁義禮智信,八德:忠孝仁愛信義和平。
有道是:家風純,則社會正,在現代社會的人際交往中,家風也是一種無形的標簽影響著為人處世的方方面面,也是構建和諧社會重要的構成元素和推動力量。那麼,具有中國特色的傳統之一的家風和家教到底是如何形成的?具體有哪些特別的代表?小編帶你們一起來一探究竟。
劉奇葆説,家風是一種無言的教育,潤物無聲地影響孩子的心靈。家長們都希望孩子健康成長,但有的家長不知道怎麼教育孩子,抓家風教育是一個很好的途徑。今年春節期間,中央電視臺播出的“家風”系列報道,引起社會廣泛共鳴和好評。
過年了,大家都回到了自己的家中,享受家的溫暖,那麼什麼樣的家庭才是幸福美滿的呢?在中國漢字中,關於家的描述其實就非常到位,本期節目,就將跟著于丹教授,從“家”字開始説,去看看中國的“家”文化,和“家”中每個人所在位置和作用,以及如何成為一個幸福家庭的要素。
《中華弟子規》以中華傳統美德為主題,以孝孝、魔法小寵為敘事中心,聚焦孩子日常生活,將弟子規應用貫穿于親切活潑的一個個小故事中,讓博大的傳統智慧給孩子的成長以溫暖的依靠。本動畫片是國內以動畫故事形式講述弟子規的開山之作,必將成為影響孩子一生的經典!
孟子主張教育要言傳身教。孟子交朋友特立獨行,語出驚人。不孝有三,無後為大,是孟子的本意嗎?敬請關注新杏壇人生智慧學孟子,聽國學大師傅佩榮妙語連珠,解讀孟子精彩的教學示範,探究孟子的教育秘訣。
從一介書生到晚晴重臣,曾國藩的成功與他獨到的眼光不無關係,洋務運動中,他興辦軍事工業以自強;在對外交流中,他首倡留學,開創近代海外求學風氣的先河,這些創舉無不彰顯他過人的眼光,而這種眼光背後是他深厚的學養和前瞻性的思維,這正是“明”的精髓。
中國文化精神教育歷來注重門楣家風。過去有一幅著名對聯“忠厚傳家久,詩書繼世長”,講究耕讀為本、詩禮傳家。
家風即傳統家庭教育,大致可分為三方面:傳承價值觀、與價值觀相關的倫理觀與道德觀以及實現這些價值觀的基本方法與規矩。在張頤武看來,家庭教育應從一些小事出發,如看到長輩主動起身迎接,代表長幼有序,有客人來訪應主動打招呼。
中國家風是通過血緣關係教導子弟的重要路徑,其傳承主要通過每代人的言傳身教,也有很多寫成文字傳播下來,如《顏氏家訓》、《曾國藩家書》等,教族中子弟如何與人相處及待人接物的方法。
"家長應教導孩子尊重他人,明晰做人的基本道理,比如不能欠錢不還,正確看待日常生活中小的爭執。”從小事對孩子開展傳統家教具有重要作用,對傳統禮儀的傳承亦大有裨益,這些傳統教育會內化為年輕人的自身行為,有利於他們走上社會後得到更好發展。
——北京大學教授張頤武
我父親和我母親管教,他們基本都是以身作則,他尤其是做主人,他一定要早到,而做客人的時候,他寧可七點半到邊上,在外邊等著,免得讓主人尷尬,後來我覺得原來這是規矩。學校裏邊對孩子影響很大,但最歸根到底的是家長的影響如何。而社會上老百姓也是看樣學樣。
家風好代表這個家庭出生的人人品好。中國大多數的家庭實際上是受中國儒家文化熏陶,勤儉、節約等這些構成了家風的基本內容。家風也在與時俱進,更加健康、向上。
父親崇信儒家思想,家裏人都很喜歡穿大褂,女士都愛穿旗袍,這是傳統的服裝。父母常説一句話,我們不做我們不要孩子做的事。家風是無形的。
父親曾寫過一本關於醫學類的書籍。當時的鐘南山對父親説,“您這本書不符合時代,應該先加上毛主席語錄……”父親堅持:“就應該實實在在地寫,學術上是什麼就是什麼。”父親的堅持讓鐘南山記憶深刻,你的父母呢?
小時候曾因不誠實被家人揍過,他對家教的最深體會是兩個字:誠實。
現代社會已進入“小家庭時代”,社會被分割為小的家庭單元,但在張頤武眼中,這並不意味著傳統家庭教育失去“市場”,即使三五口人的小家庭也要有規矩,講究長幼尊卑,一些年輕人人際關係出現問題便是傳統家教“不夠”。
一個國家和民族的“民風”淳樸不淳樸,和構成它的細胞——那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家風”有著直接關係。倘若每個家庭的“家風”都純正、淳樸,那麼 整個社會的風氣就會好轉;反之,倘若每個家庭的“家風”都不純正、不淳樸,那麼整個社會的風氣就一定會爾虞我詐、戾氣橫生,繼而會危及到整個國家和民族的 興衰輪替。
今天我們常説,年輕人是有個性的群體,是不同於以往的群體;他們引領社會發展潮流,創新社會價值體系。但當他們從自己的嘴裏,説出來那些長輩們熟悉的家風的時候,我們深知在他們的身上,一代代中國人所秉承的信仰和理念從未走遠。他們可能會因為一時的叛逆性格和生長動力去尋找新的風氣,但從未忘記他們生於斯長于斯的土地性格,這其實也是父輩們年輕時候所走過的路,做過的夢。從這一點來看,中國家風正是這個社會賴以生存的重要精神基礎。
《培根隨筆》是英國隨筆文學的開山之作,以其簡潔的語言、優美的文筆、透徹的説理、迭出的警句,在世界文學史上佔據了非常重要的地位,“讀之猶如聆聽高人賜教,受益匪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