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賢們的家世家風
原標題:
梁家 直道而行
梁家籍貫廣西桂林,而到梁承光一代,聽朝廷命剿捻軍,最後在山西做官並卒于山西,留下妻兒。梁的兒子梁濟只有8歲,家貧不得回廣西,母親帶著他到北京討生活。在母親的督導下,梁濟喜讀戚繼光論兵書暨名臣奏議,涵養出忠賢胸臆。光緒十一年,梁濟27歲,他考中舉人,他的父執多貴,而他不求聞達,直到40歲才當官。梁濟做過文化官員、內閣中書(四品)、民政部主事(相當於處長),十餘年不升不調。
梁濟的官職不大,口碑卻隆。他自承:“吾最得意之事,肩挑負販、拉人力車者多識我。常于途中遇襤褸苦人,大呼曰:‘梁老爺,你好嗎?’”據説有趕驢車的看到他,居然叫出他的名字,請他上車。《清史·忠義·梁濟傳》有載:“濟以總局處罪人,而收貧民于分局。更立小學,課幼兒,俾分科習藝,設專所授之,費省而事集。”
1918年,梁濟60歲生日前夕,為準備給他祝壽,家人進行大掃除。他因此到朋友家小住,説生日那天回來。結果生日前三天即民國七年11月10日,梁濟自沉于別墅附近的凈業湖,即今天的積水潭。他留下遺書《敬告世人書》中説:“國性不存,我生何用?國性存否,雖非我一人之責,然我既見到國性不存,國將不國,必自我一人先殉之,而後喚起國人共知國性為立國之必要。”
遺憾的是,梁濟這樣的中國人在我們文化裏如此罕有,他至今都被人們忽視。他的兒子梁漱溟認為,他有任俠、認真、不超脫等特點,這些精神個性也影響了孩子。但實際上,這個60歲自我了斷的中國人極為開通,他對友人、對孩子都是和藹的、循循善誘的。梁漱溟追憶兒時趣事時説,他積蓄的一小串銅錢不見了,吵鬧不休。父親在庭前桃樹枝上發現,讓他去看。梁漱溟看時,見樹上有父親寫的小紙條:一小兒在桃樹下玩耍,偶將一小串錢挂于樹枝而忘之,到處向人尋問,吵鬧不休。次日,其父親打掃庭院,見錢懸樹上,乃指示之。小兒始自知其糊塗。
梁濟跟孩子之間的關係是莊重的,平等的,又是尊重的。在梁漱溟的記憶中,父親對他“完全是寬放”的,甚至“很少正言厲色地教訓過我們”。他“只記得大哥挨過打,這亦是很少的事”,他自己則“在整個記憶中,一次亦沒有過”。
梁漱溟到讀四書五經的年齡了,梁濟不讓他讀,而讓他學習《地球韻言》。年輕的梁漱溟拒絕家中提婚要求,想出家當和尚,梁濟雖不以為然,但也不明示反對……他的影響是有力的,使得梁漱溟在處事做人上跟他一樣,以至於在梁漱溟17歲時,梁濟贈其兩個字“肖吾”。
自殺前三天,即1918年11月7日,已經下了決定的梁濟問兒子梁漱溟:“這個世界會好嗎?”正在北京大學當哲學講師的兒子回答説:“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裏去的。”“能好就好啊!”梁濟説罷離開了家。這是他留給兒子的最後的話。梁濟的死,在京城有過一些影響,徐志摩、陶孟和、陳獨秀、李大釗、胡適、傅斯年、梁啟超等人都有過評論,他們多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尊敬。
自然,父親的自殺對進行人生思考也想自殺的梁漱溟是一個啟示。有人説,民族血脈的新舊交替,這驚遽的時刻總要有人來表現,梁濟選擇了表現;這驚遽的時刻過後總要有人去承擔,梁漱溟選擇了承擔。梁漱溟選擇了活下來,並開始了他傳奇而高壽的一生。
在今天,梁漱溟先生已經被人們視為中國的聖賢,是最後的儒家,是哲學家,鄉村建設的代表人物,是毛澤東的諍友……也許這一切成就,都可以在梁濟那裏找到源頭。
摘自《家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