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清明:科學與文化的糾纏

發佈時間:2012年03月31日 13:16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中國文明網 | 手機看視頻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1 -->

更多 精彩視頻排行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2 -->

網友評分最高

壟!-- /8962/web_cntv/dicengye_huazhonghua03 -->
首播

重播

  清明節

  清明“節”之含義,如今已隨語境而定。擁有民俗學和自然科學含義上的雙重身份:既是入選“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久遠節日,更是一個天文學上的重要時間節點——節氣。

  節氣,是古人根據觀測日影,在一年中定出二十四個節點,每一點指代的那天,即被喚作一個節氣。在365天的週期中,如果以立春為起始,清明就是第五個時間節點了。

  這每一個時間節點,對應現代天文學,就是地球位於繞日軌道上的特定位置。而我們的先人,則通過影子的變化,實現了對時間節奏的把握。

  竺可楨在他的《論新月令》裏考證説:“四季之遞嬗,中國知之極早,二至、二分,已見於《尚書堯典》,即今日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也。”

  四季更迭,皆因赤道與太陽間存在夾角。一年中影子最長的那天,被古人冠名為冬至,此時太陽直射南回歸線,位於黃經270度;影子最短之日則被稱為夏至,正是太陽直射北回歸線之時。而春分、秋分正好將“二至”平分。

  及至把4個時間節點再等分成二十四節氣,粗粗一算,已逾千年。在漢高祖劉邦之孫劉安編的《淮南子天文》中,第一次提到了清明:“春分後十五日,鬥指乙為清明。”

  而在二十四節氣中,既是節氣又是節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

  其實,從節氣的清明演變成節日,並不是歷史的偶然。施愛東博士將其解釋為“文化節日對時間符號的讓步”。

  現在我們知道的許多清明習俗,其實來自寒食、上巳二節。

  寒食節,冬至日後的105天,清明前3天。

  這個滅火冷食的習俗,可能由晉文公紀念介子推而來。

  據載,這位春秋霸主論功行賞時竟遺忘功臣。甫一想起,介子推早已攜母隱居。於是文公焚山逼子推露面,未料子推抱樹而死。文公下令禁火寒食,以寄哀思。自此相沿成俗,有了寒食一節。

  杜甫詩“三月三日麗人行”中的“三月三”,其實是上巳節,這同樣是個盎然春意的節日。

  不過,在王維《寒食城東即事》詩“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中,它已經與寒食、清明混在一起了。

  施愛東詮釋説:寒食、上巳等文化節日可隨時代不斷變遷,當它們遇到由太陽運行和數學分割而産生的時間符號“清明”時,“可變”最終讓渡給了“不可變”,三個春天的節日最終簡化、合併成了一個“清明節”。

  而清明這個節點對農業的穩定指導作用,更鞏固了它的“不可變”。

  稍加留意,便可發現,上巳“三月三”在陰曆中日期是固定的,而清明則循無定日。相反,在現代公曆體系中,它卻基本固定在4月4日到6日之間。

  陰曆、陽曆和農曆的糾結,是回答上述問題的關鍵。

  對於古代普通百姓,月亮無疑是使用起來最簡單的曆法,抬頭即得。朔、望、晦經歷一輪,就輪迴一月;每12個月,就易一次寒暑。這種月亮歷,就稱為陰曆。

  相反,以地球繞太陽運動週期為坐標的曆法,則是我們通稱的陽曆。遺憾的是,月亮的12次盈虧,與地球繞太陽一週的時間,並不完全匹配,整整少了11天。

  仍使用陰曆的伊斯蘭歷,一年只有354天。它的34年,只相當於公曆的33年。也就是説,在伊歷九月中封齋的穆斯林,在每個34年的循環中,將體會“不飲不食”在春夏秋冬的不同感受。

  而重視農業的中國人,是不允許曆法和季節、農時發生錯位的。因此,自夏朝起使用的農曆,就是“陰陽合歷”。同時兼顧庶民的計時習慣和對農時的指導作用,並採取“三年兩頭閏”,補足陰曆與陽曆的11天之差。

  而“清明前後,種瓜點豆”,這個太陽位於黃經15度的時間節點,在農耕文化中有重要的象徵和實際意義。

  而此時的物候,正是“萬物至此,皆潔齊清明”。

  清明雨

  今日之清明節,其英譯可為“掃墓節”了。然而,時令、文化、風俗上三節合一的清明,唐宋以來,就多有遊藝,並不特為掃墓和追思之日。

  直至明嘉靖年間,此現象還仍有記錄。今人可從明《西湖遊覽志余》第二十卷中管窺一二:“清明,蘇堤一帶,桃柳陰濃,紅翠間錯,走索、驃騎……舞盤及諸色禽蟲之戲,紛然叢集。”

  隨著時間流逝,遊藝漸次退出。清明的文化符號,漸剩添土追思和借墓踏青。而“清明雨”,也同時嬗變成了愁思與緬懷的心靈寄託。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雖然被質疑是杜牧偽詩,但這場婦孺皆知的“清明雨”,正是靠著淒涼、憂傷的雨中白描深入人心。

  在追思先人的日子, “清明雨”絕不是“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

  畢竟,天氣狀況和人的情緒息息相關。陰雨連綿之時,人體分泌的松果激素增加,甲狀腺素、腎上腺素減少。

  而甲狀腺素和腎上腺素可以促進神經興奮和細胞代謝。因此,春光明媚常常使之精神振奮,淫雨霏霏則令人憂鬱不悅。

  除了生理層面,“清明雨”還在文化和心理層面充滿悲意。

  環境心理學認為,人和“雨環境”之間的聯絡並不僅僅是物質性的聯絡,更兼心理上的聯絡。換言之,人如何看待、想象和感知環境,反向決定著環境對人的影響。

  心懷悲慼之人看待清明細雨,會賦予眼前淅瀝一層悲涼。而乍暖還寒的清明,冰冷的細雨滴落肌膚,更加劇了觸感對已植入的這種心理意象的響應。

  《清明》的婦孺皆誦,更是給人們植入了“但逢清明,即雨紛紛”的心理暗示。

  不過在江南,南宋詞人吳文英 “聽風聽雨過清明”仍是千年來江南清明氣象的寫照。

  原來,清明時節,我國大部分地區的日平均氣溫攀升到12攝氏度以上,東亞地區的大氣環流已開始實現從冬到春的轉變。此時,來自西伯利亞的冷空氣逐漸減弱,東南方海洋上空的暖空氣開始活躍北上。

  四月初的江南、華南上空,正是是冷暖空氣往來頻仍、勢均力敵的相持區域。冷暖空氣在此發生衝突,因此,出現綿綿細雨便也不足為奇。

  另外,江南、華南一帶的空氣,隨氣溫漸升攜帶水分較多,而清明前後,正是此地區低氣壓頻現之時。

  這些被稱為低氣壓的氣團,中心較周圍氣壓低。這樣,四週的空氣會不斷向中心流動,形成上升氣流,有利於將水氣帶至高空。水氣遇到冷空氣逐步凝結形成厚雲,從而呈現出清明附近陰沉多雨的天氣。

  即使在“春雨貴如油”的廣袤北方,清明降雨也有一定概率。這時,自我心理暗示對“雨紛紛”概念的産生就頗具貢獻了。

  在俄國心理學家巴甫洛夫看來,暗示是人類最簡單、最典型的條件反射。

  從心理機制上講,“清明下雨”是一種被主觀意願肯定的假設。在北方,雖然降雨概率未必很大,但由於人們主觀上已肯定了它的存在,心理上便竭力趨向出“清明就應該下雨”的結論。

  清明柳

  插柳,作為清明節重要的文化符號,歷經唐宋元明清,似乎一直沒再衰微。這與寒食習俗截然相反。

  在南宋的京城,清明時節,屋檐插柳已蔚然成風。

  當時,家家都到西湖邊上折柳,甚至把湖邊柳樹都糟蹋得不成樣子了。故有詩人感嘆:“莫把青青都折盡,明朝更有出城人。”

  柳樹屬於楊柳科,泛指其中柳屬、鑽天柳屬的500多種植物。柳樹也有性別,可分為“柳男”與“柳女”;柳花花序由若干朵小花組成,被稱為葇荑花序。

  柔荑,在古時常被比作女子的手,讚其溫軟、細滑。《詩經碩人》中描述道:“手如柔荑,膚如凝脂……美目盼兮!”

  借柔荑喻柳樹之花,可見古人對柳之愛。

  每一朵柔荑小花發育成熟後,花內的小蒴果逐漸裂開,帶著種子的白色柳絮,便漫天起舞。

  柳是我國的原生樹種,另外,它也是我國被記述的人工栽培最早的植物之一,甲骨文中就已有“柳”字。

  古人為什麼選擇清明時節折柳枝插于門上呢?後人對此解釋不一,分歧頗多。

  蕭放博士有自己的見解。他以為,古人選擇柳枝避邪,主要因為柳樹是春季應時佳木,得春氣之先。在四野一片蒼茫之際,柳樹最先吐出新綠。所以楊柳常常被用來作為春天的標誌。

  而另一種説法似乎更具説服力,也頗有實用意義。據載,有的地方在清明時插柳條于屋檐,是用來預報天氣。而這樣的説法正契合了古諺“柳條青,雨濛濛;柳條幹,晴了天”之説。

  更有意思的是,柳葉也不輸給柳條。夏秋時節,柳葉會在陰雨天前變白,客串一把“天氣預報員”。

  仔細觀察發現,其實並非柳葉變白,而是柳葉在陰雨前會翻轉過來,其反面是淺綠色的,表面還帶一層“白霜”。

  不僅如此,墳前插柳、沿途賞柳也是清明的重要文化形式。他們之所以容易實現,不得不歸功於俗語講的“有心栽花花不成,無心插柳柳成萌”。

  柳樹方便扦插繁殖,以須柳根生長為主。扦插即折取2~3年生的粗壯枝條,切成小段,插入土中。過上一段時間,它就可以生出根來。只要保證土壤濕潤,扦插的成活率極高,柳條會逐漸長成一棵小柳樹。

  柳樹扦插快速高效,屬於“無性繁殖”,正是“克隆”的一個典型例子。

  與目前高速發展的植物克隆快繁技術相聯絡,今人只不過是將古人的“柳條”換成了微型繁殖材料單位(一葉一芽),實現了植物幾何式的高效快繁。

  清明茶

  今年3月底,每斤8000元的頭茬西湖龍井,乘坐專機飛抵北京。

  剛到元長厚茶莊的第一天,這批茶葉就全部售罄。那些為了“拿得出手”的顧客,其實在春節前就下了訂單。

  這些茶中寵兒,就是“清明茶”,特指頭茬新茶。清代《隴蜀余聞》中有這樣的文字:“蒙頂貢茶從唐至清,同千多年裏歲歲入官,年年進貢,以供皇室‘清明會’祭天祀祖之用。”

  不過,現在已不大聽到 “清明茶”的提法了。不知何時,它已變身成為人人追捧的“明前茶”。其實,“明前茶”仍指新春的第一齣茶,只不過將採摘時間提到了清明之前。

  入春後氣溫適中,此時新採之茶色澤綠翠,葉質柔軟;又經過冬季休眠,氨基酸、維生素等營養成分略豐富,口感鮮爽;且春茶一般無病蟲危害,不必施用農藥,茶葉未受污染。

  除此,“明前茶”之所以最金貴,還有另一重原因。

  要知道,清明前氣溫普遍較低,發芽數量有限,生長速度較慢,能達到採摘標準的産量很少,“物以稀為貴”確為真實寫照。

  是否清明節前採摘加工的茶葉都叫“明前茶”呢?

  原來,我國産茶區域廣,可分為西南茶區、華南茶區(包括廣東、廣西、福建、台灣、海南等)、江南茶區和江北茶區。

  西南茶區和華南茶區地處中國南部,春天來得更早。每年春節,這些地區業已開始採茶,待到清明,距離頭茶採摘已逾兩月余。而江北茶區卻不然。雖時令已到清明,卻還未真正開採。

  因此,能真正稱的上“明前茶”的,只有江南茶區的第一茬綠茶。因為青茶(烏龍茶)要等到鮮葉半成熟才開採,基本上無所謂“清明茶”了。

  而綠茶中所含的茶多酚,正是人類抵擋輻射危害的一寶。蘇聯的士兵在很多戰役中,都被要求隨身攜帶茶多酚含片。

  不過,在年産量能佔到全國2/3的江南茶區,“明前茶”也經歷著變遷。

  隨著氣候變暖,春茶採摘時間越來越早;而大棚技術更使茶芽早發。為了“趕早”,如今的西湖龍井都在種植早熟茶種“龍井43號”。

  其實,明許次紓在《茶疏》中就曾告誡世人:“(採茶)清明太早,立夏太遲,穀雨前後,其時適中。”

  被熱捧的“明前茶”,現往往由人為催生而早發,經過兩三次沖泡就已變味。而採摘略晚、同屬春茶佳品的“穀雨茶”,形態上已長成一芽兩葉,所以香氣比“明前茶”更為渾厚。

  “穀雨茶”,醇且香;“明前茶”,早且嫩。

  “清明茶”,在這春日露頭的節氣中,被抽象出的文化符號大於飲用價值。人們出於內心的審美需求往往遮蔽了其實際的科學意義。

責任編輯:居福

熱詞:

  • 清明
  • 清明茶
  • 採摘標準
  • 文化符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