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海兵,1956年12月出生,1982年畢業于北京廣播學院電視係攝影專業,現任四川廣播電視臺王海兵專家工作室負責人,高級記者,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專家,四川省廣電系統唯一的學術和技術&&人,全國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 紀錄片入圍國際影視節19次,早期作品《藏北人家》代表我國的紀錄片最早走出亞洲走向世界。紀錄片代表作“三家”(《藏北人家》、《深山船家》、《回家》)連續三屆獲四川國際電視節“金熊貓”大獎及提名獎,並多次入圍各項國際電影節。長篇紀錄片《山裏的日子》入圍日本山形電影節國際競賽單元和羅馬尼亞人類學電影節;從業30年來,作品獲全國以上獎勵60多項,曾兩次獲“中國新聞獎”;兩次獲全國電視新聞特等獎;四次獲全國電視專題節目一等獎;獲一項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和中國電視“金鷹獎”。 個人獲首屆全國文聯中青年會員“德藝雙馨”藝術家稱號並被中國紀錄片學術委員會授予中國紀錄片“特別貢獻獎”。社會職務兼任四川省文聯文藝評論家協會副主席。
牧人措達家有老人和孩子,有將近200隻綿羊和山羊,40多頭牦牛和一匹馬,在藏北屬中等水平人家。他們常年生活在海拔4700米的納木湖畔。本片向觀眾詳細介紹了牧人措達一家人怎樣在藏北草原上生活。反映了藏民族在與大自然的抗爭和適應中建立起的一種和諧關係,以及他們的生活方式、情感心理和他們創造出的獨特的遊牧文明。
這是一個中國山區普通農民的故事。在四川省宣漢縣境內,有一個名叫樊噲的地方,流經樊噲的一條河叫“前河”,前河的上遊叫“百里峽”。百里峽一帶,不通公路,沒有電,唯一的交通工具就是船。山民們用船載出山貨,拉進生活物資。如今一條公路正通往封閉的山區,船工的水上生活將隨著公路運輸的開通而結束,船工們面臨著新的選擇。
一隻在在保護區管理所和人們相處了兩年的大熊貓“高高”,在春天重返了大自然。本片從“高高”的放歸入手,記錄了“高高”放歸之前一個冬季裏和人們最後相處的生活以及春天裏人們送它回家的經歷,記錄了人與動物之間的一段情感,同時記錄了人們為保護野生動物、保護自然環境做出的努力以及山區普通老百姓的環境保護意識。
在四川省東北部的大巴山區,有一個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平昌縣駟馬鎮雙城村。這裡有一家農戶,主人叫鄧友仁,他便是那幅著名油畫作品《父親》原型人物的孫子。1998年秋至1999年夏天,油畫《父親》的作者羅中立數次回到大巴山中的雙城村,本片的故事也由此展開。全片紀錄了羅中立重返大巴山的經歷以及鄧友仁一家及其他鄉親們的一段真實生活。
這部影片是《深山船家》的續集。拍攝于1993年的《深山船家》,記錄了大巴山深處一條峽谷中一戶以水上運輸為生的人家的生活。拍片之時,一條新修的公路正在通往這個封閉的山區,新的交通方式即將取代千百年來這裡唯一可依賴的水上交通,那次航行,幾乎也就成了最後的一次航行。10年以後,當地的水上交通運輸已成為歷史。張庭興在無奈中完成了角色的轉換。
在西藏西部遙遠的阿裏地區,有一座被稱為中世紀之謎的古城堡,這就是著名的古格王國。本片記錄了這個在三百年前神秘地衰亡消失了的王國的遺貌。氣勢宏大的城堡建築、深邃莫測的山洞暗道、數百年不腐的幹屍、精美絕倫的石刻造像和壁畫藝術、各種具有中世紀特徵的武器裝備,為人們打開了一個窺視西藏曆史文化之源的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