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1963年4月生於河北省天津市。1981年就讀于北京廣播學院電視係影片編輯專業,主修紀錄片創作和電視節目製作。 80年代後期,致力於紀實性紀錄片的創作,加入中國大陸第一個電影實驗小組——“SWYC”,即“結構.浪潮.青年.電影”。代表作《天安門》、《我畢業了》。1991年組織“北京新紀錄片研討會”,發起並推動了“中國新紀錄片運動”。1995年為豐富紀實語言的蒙太奇表現,首倡並推出了“真實再現”這一表現手法。代表作有《忘不了》、《南京的血證》。 1996年開始創作文獻紀錄片,並不斷嘗試創新。代表作有《周恩來》、《抗戰》。2011年組織10大紀錄片導演“看佛山”活動,本人作品為《他鄉故鄉》。2011年,擔任第十七屆上海電視節紀錄片國際評委會主席。現任中央新影集團副總編輯、中央新影電視藝術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廣協旅遊文化傳播聯盟理事長、CCTV發現之旅頻道總負責人。
講述一位歷史偉人最具風采的生命歷程和一個開國總理平凡而偉大的真實故事。該片在真實揭示歷史的前提下,注意影視特殊表現技法的運用,採取時空交錯、景物對比、歲月更迭、紀實寫真等多種手法來展示時代氛圍,表現思想內涵,使歷史與現實有機地結合起來,增加了紀錄片《周恩來》的感染力。
這部歷時五年艱辛才最後攝製完成的紀錄大片,通過一位在布達拉宮生活了60多年的喇嘛的獨特視角,以自述的方式反映了布達拉宮上千年的風雲變幻和西藏的獨特人文景觀。向觀眾展示了一段充滿人性化的歷史。壁畫、宗教故事、人物情感故事、風光淋漓盡致地展現布達拉宮的巍峨和神秘,讓觀眾領略到布達拉宮的神聖、莊嚴和神秘。
該片以反思戰爭,還原歷史真相為宗旨,按照時間進程和內在的主題邏輯,首次科學、客觀、全面地展現了中國14年抗戰史,完整地反映了抗戰的全貌,深刻地揭示出歷史的內涵和發展脈絡,是一部準確表現歷史、體現民族思考、飽含精神力量的史詩性作品,具有極高的歷史文化價值和學術價值。
這是一部全景式記錄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年偉大成就的大型電視系列片,它高度濃縮了三十年來中國在農村、國企、經濟體制、收入分配、金融、對外經貿、政治體制等等各方面所發生的重要變化,從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等多個層面向世人展示出“中國道路”的獨特魅力與精神內涵,生動再現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的光輝歷程。
首部新中國全景影像史。以全景式、大跨度、多領域的視角,全面反映新中國成立以來中國共産黨領導中國革命、建設和改革的光輝歷程、偉大成就和成功經驗,充分展示中國經濟發展、政治穩定、文化繁榮、民族團結、社會進步和國際地位日益提升的大好形勢,展示中國人民蓬勃向上、開拓進取的精神風貌。
時間,央視金牌製作人,從業20年來,始終致力於紀錄片創作和主持人談話節目,代表作有《我眼裏的爸爸》、《回延安》、《天安門》、《畢業》、《魏家衚同》、《周恩來》、《布達拉宮》等。多次獲得國內各大獎項,如中國廣播電視新聞獎、金鷹獎、華表獎;幾次參加國際電影節及展覽,如鹿特丹紀錄片電影節、柏林電影節之“青年論壇”、美國MOMA現代藝術展等;推出了一大批優秀節目主持人,如白岩松、王志、崔永元、胡健、邵賓鴻、溫迪雅、董倩等。作為一名從業20年,歷經改革開放、中國電視産業變遷的金牌製作人,翻開時間的職業履歷,《東方之子》——中國第一個人物訪談欄目赫然展現眼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