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為紀念抗戰勝利60週年,由中央電視臺拍攝的12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抗戰》已製作完成。該片共12集,分別為《不願做奴隸的人們》、《築起新的長城》、《共赴國難》、《持久戰略》、《遊擊戰爭》、《銅墻鐵壁》、《文化血脈》、《突破囚籠》、《得道多助》、《不屈的戰魂》、《最後的較量》、《民族的記憶》。在該片即將播出之際,記者採訪了總製片人、總導演時間。
明史知恥警鐘長鳴
從2003年開始籌拍起,央視花了整整兩年時間創作此片。影片開頭,每年9月18日夜晚9點18分瀋陽城拉響揪心的警報時的情景。時間告訴記者:“用‘警鐘長鳴’作為《抗戰》的開頭,正是拍攝此片的初衷。60年後重溫抗戰,我們力求拍出一部準確表現歷史、體現民族思考、飽含精神力量的作品。”
為拍攝此片,攝製組先後尋訪了600多位當年戰爭的親歷者,以及200多位海內外研究抗戰的專家學者,並向海內外徵集到許多珍貴影像資料。全片對6年局部抗戰、8年全面抗戰作了客觀、全景的展現;第一次對淞滬會戰、武漢會戰、長沙會戰、中國遠征軍緬甸會戰等重大戰役進行了展現;第一次從軍事、政治、經濟、文化、外交、人性的角度對抗戰進行了全面、深刻的反思;第一次運用抗戰研究的最新成果對史料作了全面、細緻的梳理,對戰爭中的重大歷史關節點作最密集的揭示,其中披露了不少過去不為公眾熟知的史實。
解讀抗戰勝利原因
時間説,《抗戰》是按照歷史進程和內在的主題邏輯精心編排的,力求在有限的篇幅裏完整地反映抗戰全貌,同時也深刻揭示歷史內涵和發展脈絡,這就是毛澤東在《論持久戰》中闡明的抗戰必勝的諸多關鍵因素,如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世界反法西斯統一戰線、持久戰略、人民戰爭等,也是全片分集的主要依據。
觀眾從片中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國共産黨為建立國共合作為基礎的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進行的長期不懈的努力,從瓦窯堡會議的“反蔣抗日”,到西安事變後的“聯蔣抗日”;從1937年清明節國共兩黨首次共祭黃帝陵,表示抵禦外敵入侵的決心,到國民黨發表《國共合作宣言》正式承認共産黨的合法地位;紅軍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師長劉伯承第一個&&摘下紅軍帽,朱德總司令帶領全體官兵宣讀《八路軍出師抗日誓詞》,奔赴抗戰前線……一個個珍貴歷史鏡頭給人啟迪。片中一位研究抗戰的台灣專家説:日本人在發動“七七”事變時,沒有想到中國人已經吸取了一盤散沙的教訓,沒有想到國共兩黨儘管有那麼大的裂痕也會團結一致對外,這就是抗戰最終會取得勝利的原因。
要讓人民永遠銘記
《抗戰》的一個重大突破是把中國的遊擊戰放在第二次世界大戰的背景下展開,中國遊擊戰對世界的影響成為濃墨重彩的一筆。片中生動再現了神頭嶺戰鬥、響堂鋪戰鬥、齊會村大捷等著名遊擊戰,以及中國軍民發明的“捕捉戰”、“堵門戰”、“推磨戰”、“蜂窩戰”等一系列遊擊戰術。8年抗戰,八路軍運用遊擊戰殲滅日軍58萬人,牽制了日軍在中國戰場80%的兵力,自己也從5萬人發展到120萬人。
在漫長的14年抗戰中,380余萬中華兒女獻出了生命,有的英名長存,更多的不為人知,但他們義無反顧、壯烈殉國。時間告訴記者,在《抗戰》與觀眾見面的同時,由攝製組策劃建造的一座印有600位抗日英雄手模的“抗戰墻”已在60多年前打響抗日第一槍的“江橋抗戰”所在地齊齊哈爾的和平廣場矗立起來,安放及落成儀式已于近日舉行。
時間説,策劃“抗戰墻”的初衷,是要留下那些抗戰英雄的影像,讓他們成為我們整個民族的深刻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