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童年開啟的藝術之夢,他就是《天堂電影院》裏的多多
雅克·貝漢1941年生於法國,母親是演員,父親是舞臺監督,他從小在劇院里長大。6歲初登屏幕,成年後考入巴黎高等戲劇藝術學院,在戲劇舞臺磨礪多年。25歲憑主演的影片《男人的一半》獲得威尼斯電影節男演員金獅獎,成為享譽歐洲的明星。作為青春偶像型的演員,雅克·貝漢的外表可謂得天獨厚。年輕時的雅克·貝漢,帥氣的容貌中更多流露出一種純樸與柔美,加上一頭微微鬈曲的金髮,一臉天真稚氣的笑容,活脫脫一個陽光大男孩,這便成為他從影初期幾乎固定不變的銀幕形象。他愛好表演純粹是出於興趣,自認是一位本色演員,從不刻意地去塑造角色。中國觀眾最熟悉的莫過於他在意大利導演朱塞佩·托納多雷的作品《天堂電影院》中扮演的中年多多,那個對著一連串接吻鏡頭潸然淚下的多多,無比深入人心。這部電影獲得了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成為全球影迷最愛的一部充滿溫馨色彩和懷舊意味的經典佳作。
從臺前轉向幕後,製片事業初試成功
1970年,29歲的雅克·貝漢的影藝生涯正如日中天。
“那時候我一部接一部地拍片子,過得挺舒服。”雅克·貝漢後來回憶這段光陰時説,“但我覺得人活在這世上,不僅僅是為了舒服。他應該參與,應該自始至終地參與進去。而演員是一種被動的身份,我熱愛表演,但不想讓它成為我的終身職業。邁出這一步是很重要的,因為只有離開它,以後再回來的時候,你才能夠真正體會到它的快樂。”
經過一番思索,他轉行成為製片人,製作的影片《Z》一經推出就獲得巨大反響,1970年,影片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剪輯兩項大獎,並被提名最佳影片和最佳導演。1976年,雅克·貝漢參與製片的作品《黑·白·彩》再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外語片獎。這部影片講述的是戰爭的荒謬,引人深思。自此,雅克·貝漢正式在法國電影製片界確立了自己的地位。
投身紀錄片製作,獲得世界級大師聲譽
上世紀90年代,雅克·貝漢開始涉足紀錄片,他的作品“天·地·人”三部曲——《微觀世界》、《喜馬拉雅》、《遷徙的鳥》以對大自然和生命的詩意摹寫震撼了世人,也標誌著他躋身世界一流紀錄片創作人的行列。2004年,他曾攜《遷徙的鳥》一片來華,所到之處,受到影迷的熱烈歡迎。
紀錄電影《微觀世界》把視角投向了昆蟲界的蕓蕓眾生。 那些平日裏顯得十分醜陋甚至令人厭惡的昆蟲,在精心佈置的照明燈光下,或如翠玉般碧綠,或若水晶般剔透,或似青銅般雄渾。無論一隻不厭其煩地梳理觸角的甲蟲,抑或是一叢固執地在虛空中尋找依附的攀援植物,在長焦距的顯微鏡頭下,這些動作都被放大到無以復加的地步,令這些小小的生靈仿佛具有了某種人性。影片推出後立即獲得了戛納電影節和法國愷撒獎的多項桂冠。
“重新創造真實”——這六個字概括了雅克·貝漢全部的藝術理想。在他的眼中,世界本身是美麗的,但是這種美麗只是膠片上的素材。而電影人,則是運用各種剪輯技巧,利用這些素材,重現製作者眼中的真實。在這個被高度主觀化了的世界裏,事物的組合體現出一種超乎自然之上的美,一種近乎神性的世界。在里程碑式的紀錄片《遷徙的鳥》中,他親自擔綱總導演,400人組成的攝製組,歷時4年,跨越亞洲、歐洲、南北美洲四大洲30多個國家,拍攝素材將近300小時,運用了包括動力傘、滑翔機、熱氣球、航模鳥以及各式各樣精巧的輔助攝影器材,終於完成了這一紀錄片歷史上的巨作。用雅克·貝漢的話説:影片中所體現的,是大自然的連續性。
“人類總有飛行的夢想,想和鳥那樣飛。拍這部電影,我們有機會和鳥一樣圍繞地球飛翔,那是一種自由。遷徙是回歸的承諾,承諾就是一種希望,人類是不能沒有希望的。我想拍一部關於自由的電影,我認為:沒有什麼比鳥的飛翔更能貼切地表現這個主題了。我的這部電影,就是一部關於承諾、自由和希望的電影。” 雅克·貝漢這樣解釋他創作《遷徙的鳥》的初衷。
新作《海洋》,沿襲一貫的關注生物、愛護環境的主題
2010年,雅克·貝漢完成了可以媲美《遷徙的鳥》的紀錄片《海洋》。這部影片轉戰全球50個拍攝地,拍攝了80多種魚類、海洋哺乳動物、水鳥等,累積了超過500小時的素材。為了拍攝暴風雨中的大海,拍攝組等了三年,才等到一場夠規模的暴風雨。《海洋》共有7個拍攝小組,在全世界不同的水域拍攝。通常,專業的水下攝影師在海底拍攝,導演則坐在船上,通過監視器觀看畫面,隨時作出調整,給攝影師新的指示。
今年1月,《海洋》獲得了法國愷撒獎的最佳紀錄片獎。 《好萊塢報道》評價道:“這是一部令人心曠神怡、嘆為觀止的生態學紀錄片。那種詩意的、形式感極強、美到炫目的畫面讓人多少漠視了這部紀錄片的故事和它所宣傳的環保理念。” 在製作《海洋》的過程中,他和另一位導演克魯索發明和改造了很多器材,運用新一代電子攝像技術,力圖為觀眾呈現海洋生物逼真的質感。他們還找了很多科學家進行溝通,逐一解決技術上的難題,終於實現了最終想要的視覺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