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影像中的情感塑造——紀錄片《梁思成 林徽因》的創作背後

胡勁草紀錄片名人工作坊 cntv 2012年03月05日 16:04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作者題外話:

紀錄片《梁思成 林徽因》去年十月在央視高清頻道首播,今年二月份在央視紀錄頻道重播,作為這部紀錄片的編導,回想過去三年多時間的創作過程,……沉浸在相關史料的搜尋和閱讀中,拜會親屬、學者,遊走在片子主人公的內心世界,……被震撼,感動……之後,精心挑選每一封書信、每一篇手稿、每一段古建考察報告,圖片、音樂、旁白、字幕……試圖將自己的經歷感受編織進為片子設計的段落,負載到各種創作元素中,但是我內心也非常清楚,我自己所謂的“被感動”、“被震撼”都是源於我自己長時間的“投入”,……而這一切對於電視機前的觀眾——每天接受完全不同信息刺激的觀眾,在冷不丁看到這一切的時候,我自以為的那些信息負載能有多大程度被傳遞,營造的情感有多少能夠抵達,我根本沒有什麼把握。

回想那些創作過程中的“選擇”和“表達”,閉上眼睛,鎖定一段故事,這段故事就會緩緩駛過我的眼前,不過呈現在眼前的並不只是屏幕上看到的畫面,更多的是發生在它們背後的故事,那些和獲取這段影像相關的人……。觀最終的結局,總是一個理智的謀篇佈局、精心設計後的呈現,而究其創作過程,具體到每一個段落、故事,無論是史料的選擇,還是最後影像的表達,都會是一個凝聚著各種情感的取捨過程……史料的搜尋過程漫漫,暫且不説,作為一部電視紀錄片,説到底,最後呈現到觀眾眼前的還是經過處理的聲音和畫面。本文就從影像表達方面去談談我在這部紀錄片創作過程中的一些思考。

     

在做這部歷史題材人物紀錄片的過程中,我內心始終有一個聲音,將歷史敘事放進現實世界去關照。那些現實的影像和歷史事件中的情節碰撞而産生的互動是最能打動人心的地方。

我先從片子中那些和上下文的情境顯得“不太和諧”的鏡頭説起。

1.那些“時空錯亂”的影像

紀錄片第三集“佛光”。故事講述到梁林三十年代在北平的住處——北總布衚同時,有兩個故事點,其一是女兒梁再冰的回憶——

 “這所房子有兩個雖然不大,卻很可愛的院子。我記得,小時候,媽媽常拉著我的手,在背面的院子中踱步。院裏有兩棵高大的馬櫻花樹,和開白色或紫色小花的幾棵丁香樹……”。
畫面如女兒溫馨的回憶般溫馨幸福。

 其二是講述關於北總布衚同三十年代著名的“太太的客廳”的故事——
(解説詞)“……三十年代,這裡相鄰的兩個院子,成了週末朋友聚會的場所。除了梁林夫婦和金岳霖,經常光顧的朋友多為留學英美的學者,一些文壇新人也慕名前來……”

緊接著是蕭乾、金岳霖、費正清關於林徽因的回憶。

這兩段故事中,影像兩次提供了今天拍攝的北總布衚同3號院的地理位置,一個是在衚同的北口,站在金寶街拍攝北總布衚同,另一個鏡頭直接取自衚同內今天的3號院門口。在今天拍攝的影像上,有衚同口的包子鋪,有煙店,有火鍋店,私搭的雜貨舖,有反復看鏡頭的送外賣的人,有隨地磕瓜子的路人……有什麼拍的什麼而已。

片中在這兩段情節中,聲音敘事是連續的,董倩緩緩的旁白,音樂娓娓道來……而畫面的敘事是割裂的,歷史敘事被插入的今天的影像斬斷! 在機房做後期時,片子的剪輯小姑娘就不時想操起剪刀一剪了之,換個“漂亮”的畫面,因為這些影像干擾了她接受歷史敘事的情緒,讓她覺得甚是“暴力”,企圖一刪了之。

這樣的“時空錯亂”鏡頭在其它段落片中還有。

第四集“流亡”。李莊的故事。月亮田,中國營造學社舊址,今天經過復原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自然也是著名的旅遊景點。李莊六年,是抗戰期間梁家流亡生活中最悽慘的六年,林徽因幾乎全部在病榻上度過。病困交加的一群知識分子在這裡堅持他們的學術研究……空空的舊址地是我們講述曾經故事的載體,我們在這處舊址拍攝了很多次,白天的鏡頭、黃昏的鏡頭、晴天的鏡頭,苦等下雨的鏡頭……

拍攝過程會不斷被到來的旅行團打斷,那時,我們停工、等待。等待的過程中,我一次一次聽到導遊對這處“景點”的介紹……關於中國營造學社,關於它的創辦人朱啟鈐,關於這裡住過一批研究中國古建築的人……聽眾基本無甚反應;但是當導遊説到這裡曾經住過的一位才華橫溢美麗但不幸的女子,關於她的愛情故事,關於徐志摩、金岳霖,遊客的情緒開始活躍,嬉笑著調侃他們聽説的這個女子的一切……導遊催促大家照相、上廁所,上車遊覽下一個景點……這基本是每一輪遊客到來重復的內容。於是,在旁邊的你會産生一種很糾結的情緒,你的久遠的思緒被現實世界正在發生的一切撕裂,你的內心開始躁動不安,躁動中,你或許會隱約感受到歷史和現實到底相距多遠。

在最後的成片中,導遊和他的旅行團片段保留在片中,“粗暴地”橫插在另一個時空中臥病在床飽受煎熬的林徽因的影像中間……

這樣的影像敘事在片中還有:薊縣獨樂寺的門口,昆明龍頭村的梁林故居,四川廣元千佛崖,乃至北京的明城墻遺址公園,永定門城樓……發生在故事相關地點的“今日”的鏡頭被一次次帶入“昨日”,觀眾無法“集中精力”在一個歷史層面的敘事上,他的思維會不斷被“今日”打斷,內心不斷被攪動,情緒會受到波動……帶著跨越時空的情感他再次回到歷史敘事的從前,此時,他看到的就不會再是那個單一時空的“從前”了。……其實,這只是編導將整個創作過程中所經歷的一些真實感受,還原給了觀眾而已。我自己做這部歷史題材紀錄片的過程中總是覺得,將觀看者的思緒帶入歷史故事本身僅僅完成了一半的目的,讓“歷史”和“現實”碰撞是我心底的聲音。
   
儘管影像和影像的組合是編導提供的,但産生碰撞的是觀眾自己的內心。  

坐在後期機房剪輯臺前,面對可能被你放置到屏幕上的任何一種影像元素,你會發現,情感傳遞的方式無所不在。

2.字幕中蘊蓄的情感 

電視屏幕上的字幕,功能是解釋、説明,但應不止如此。字幕其實是影像的一部分,字幕特別的使用和影像一樣會帶來特別的信息傳遞、甚至昇華到情感傳遞的效果,這是我的感受。在梁林紀錄片中,有大量的字幕出現。(順便説點題外話,這部紀錄片被台灣電視機構購買,如同在我們的屏幕上不能出現繁體字一樣,按照台灣有關部門的要求,他們的屏幕上不能出現簡體字。所以,我們特別為他們製作了台灣版的國際版,也就是將屏幕上所有的字幕取消版本。其實我真的很擔心,因為這部紀錄片中的字幕有很多被我們做過特技處理,不是簡單地“拍”上去的,當這些“字幕”被全部拿掉後,我很好奇,我的台灣同行將去如何處理那些字幕。)

先説説那些關於史料出處的説明字幕。做歷史題材紀錄片,尋找史料的過程是一個説來話長,充滿曲折、遺憾和驚喜的過程,在中國、在美國、在日本,每一處史料的發現都滿是故事。每一次見到那些保存史料的地方,圖書館、博物館、資料室……看到那些歷史影像的著作者和它們背後的故事,我的內心都充滿感動和感激,而這個讓最終讓史料完整呈現的過程恐怕只有作者自己知道,有限的時空中如何將那些有價值的信息盡可能地多傳遞出去一點點,我把注意力放到了片子右上角那一行行很容易被忽略的史料出處的説明字幕上——

一張張古建考察的圖片和測繪稿。 ——字幕:中國營造學社史料 保存在清華大學建築學院

傅斯年給朱家驊的信,請求為梁家兩兄弟撥款救濟,之後林徽因充滿感慨地給傅斯年的回信。  —— 字幕:台灣 中研院史語所資料

李莊期間,陶孟和、李濟、丁文淵為了手下幹將的溫飽,籌措糧食的信函以及糧食發放函件。——字幕:四川 南溪檔案館資料

中國營造學社最後一次古建考察,在抗戰進入到最艱苦的時期。學社的古建考察學者,夾雜在不斷涌入大西南流亡人群中,隨身攜帶著由重慶市政府頒發的護照。上面寫著,茲有中國營造學社社員梁思成,現年三十九歲 廣東新會縣人,由重慶到各處調查古建築遺跡,特發給護照。希沿途軍警查驗放行,勿阻。 ——字幕:重慶市檔案館資料

那些拍攝于上個世紀初的北京的城墻和城門的照片 ——字幕 喜仁龍 (瑞典)1924年

那些由日本建築史學家拍攝于上個世紀初中國大地各處破敗不堪的古代建築物遺存 ——字幕 《支那文化的遺跡和其保存》關野貞

在這部紀錄片史料出現的右上角,我都細細説明它們的出處,不只是關乎版權。它在提示觀看者注意那些史料的保存地時,也在提醒你關注它們在過往歷史中的行走路線;在提示觀看者注意那些圖片的作者出處時,它提示你不僅看到圖片中的建築物曾以何種姿態存在過,也在提醒你它們曾在什麼年代、被誰記錄下來、為什麼是他們……此時,屏幕右上角的那一行字幕被寄予的不僅是信息説明,還有希望由此衍生的聯想,還有情感。

那些被賦予傳遞情感功能的字幕,在片中還有一次集中的出現。第三集,講述中國營造學社那一場古建考察的段落。

發生在上個世紀三十年代的那場恢弘的中國古建考察活動,散落在中國各處的古建築,被執著的中國學者,一一發現、拍攝、測量、記錄在他們的考察報告中,為後世留下一套研究中國建築的科學完備的稀世珍寶。

講述這場古建考察的重要影像就是學社留下的古建考察照片。片中使用的幾十張照片從學社數千張照片中選出……每一張照片的右下角,是詳細的説明——
        山東滋陽 古城門
        山西大同 雲岡石窟
        河南武安 古  橋
        河北定興 慈雲閣
        山  東   歷  城
        河北大名 牌  樓
        河南博愛 觀音閣
        山西五台 天地閣
        河北曲陽 八會寺遺址
        河北定興 牌樓
        ……

片中,照片不斷在變換,每幅字幕在屏幕上或許只有兩秒鐘的呈現時間,應該説,基本起不到字幕的説明作用,顯得多餘……但我堅持細細地製作每一幅字幕,不厭其煩……
一張一張照片,一行一行説明……

當這些舊時建築物的影像和這些字幕累加在一起在你眼前不斷出現的時候,觀看者的內心或許會發生一些變化,你或許不會再定睛凝視去分辨它們是什麼,或許開始想,它們今在何方……

如果不是做這部片子,我不會發現林徽因的詩歌寫得這麼美。而那些詩的美僅靠短短的詩文本身遠無法呈現。

3.為詩歌傳情達意

節目播出後,我聽到了很多朋友傳遞的和我一樣的感受,他們很喜歡林徽因的詩歌。片中那些精心挑選出來的詩歌,那些經過精心“製作”的詩歌,它們在片中存在的目的,就是要去展示這位“心所觸無所不是美麗”的女子的內心世界,展示離我們生活有些遙遠的詩歌的“美”。

詩歌的“美”該如何呈現?林徽因詩文中那些濃密的思緒該如何去呈現?

全片共使用林徽因詩歌11首。回想這些詩歌的“製作”過程,本身是一個美的享受過程。節目後期製作是漫長的,有時會顯得枯燥,一個鏡頭一個鏡頭,一幀畫面一幀畫面……當內心有些疲憊之感時,我就會和做剪輯的小姑娘説,“我們去做一首詩歌吧。”那些詩文,被我們處理成影像,在畫面上詩意地遊走,在雲中穿行、在水中穿行、在林中穿行、在文字間穿行,期冀它們在觀者的心中穿行……

而這僅僅只是“影像”之美。我説,如果不是做這部片子,不會發現林徽因詩歌之美,並不是説因為做片子才有機會讀她的詩,林徽因的詩歌之美不在短短的詩文本身,這位“情感如詩歌自然流動”的女子,你需要在獲知她的人生故事之後,才能知道她的每首詩為誰而做,為何種情緒而做。 《死是安慰》被用在了最後一集《古城》林徽因去世的段落。

這個段落中,我選擇了兩種話語的交替為這首“死亡”詩歌的出現做鋪墊。其一是女兒梁再冰的回憶——

“一看我媽媽那臉色,我知道不對了,知道她要走了。當時我就想,在這個以前我沒有感覺到這一點,因為我媽是一個活蹦活跳的人,她雖然病得很重,但她自己不把自己當病人,別人也不把她當病人,覺得她總是那個樣子,好像是病得很厲害,但是説有什麼,要幹什麼,又爬起來了。” 在母親生命的最後時刻,女兒唯一的願望是將剛剛出生的孩子抱到床前讓外婆看一眼,但卻無法實現。

女兒的敘述中穿插的是林徽因給費正清夫婦的一封信——

 “有時我坐在那兒,假裝在慵懶地休息聊天,實際上我是在偷偷地倒氣。別人説的話我一個字也聽不清,每當有伴兒的時候我非常盡興,但事後總是會非常疲憊、痛苦不堪。但是如果我讓別人知道事後會是這個情形,恐怕再也不會有誰願意走近我的身邊,走進我的生命。”

林徽因走到了生命的盡頭。1955年4月1日,林徽因離開了她的親人,離開了這座美麗的古城。

“個個連環 永打不開
      生是個結 又是個結
      死的是在
      一朵雲彩

長條旅程 永在中途
      生是串腳步 泥般沉重——
     死是盡頭 不再辛苦

一曲溪澗 日夜流水
     生是種奔駛 永在離別
     死只一回
    它是安慰”
                   ——《死是安慰》林徽因

林徽因是用她的生命寫成的這首死亡之歌,對死亡作出了直刺心底的表達,觀者難以不為之動容。應該説,在這部紀錄片中,每一首詩歌的出現都做了充分的情緒鋪墊,為的是讓那些凝練的詩文成為相應段落的華彩部分呈現。

結語:紀錄片播出後,我讀到很多觀眾反饋,發現觀眾對片中所蘊蓄情感的回饋超出我的預料,甚感欣慰。 同時也有問到,這部紀錄片的影像表達非常簡單,為什麼沒有更多地使用一些高科技的製作手段或者一些真實再現手法等等。我想,原因也很簡單,在我的創作過程中,打動我的就是那些簡單樸素的畫面,以及它們最終留在我心中的過程,我想把它們呈現出去應該就夠了。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