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長城內外是家鄉

《長城,中國的故事》(1—4集導演)魏少波手記

紀錄動態 紀實臺 2015年10月27日 10:55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為了拍攝歷代長城遺址,我和攝製組駕車幾乎走遍了中國北方的北部邊境。

2012年11月的一天下午,我們來到了內蒙古的陰山腳下,一幅場景映入眼簾:夕陽下,秦長城遺址灰白的石頭泛出金黃的光芒,一位老漢趕著雪白的羊群行走在長城腳下,羊群同樣反射著金光,老漢手裏拿著一根木棍,木棍前端有一個鐵絲的叉子,老漢熟練地用叉子叉起地上的石頭,準確地甩向羊群中的頭羊,羊群跨過土坎,向遠處的長城走去。不時地,老漢還甩響皮鞭,併發出高亢的吆喝聲,聲波在蜿蜒著秦長城的群山中傳得很遠……。

這是多麼經典的遊牧民族放牧的場景!我和老漢攀談起來,他説他叫張鳳寬,不是蒙古族,是漢族,家就住在山下的黃水地村,上世紀60年代從山西遷到內蒙,政府分給土地,定居在此,後來生下一兒一女,如今兒女都已經在當地成家立業。黃水地村裏有蒙古族,但很多居民都是從內地來的漢族,家裏的壯勞力有出外打工的,也有在家種田的,這裡適合種小麥、玉米、油葵、甜瓜等作物。像他這樣年老的,就到山上放羊,農産品和羊群都是家裏經濟收入的來源。

我問張鳳寬老漢,喜歡種田還是放羊,他笑笑説,哪樣能掙錢就喜歡哪樣。
2013年11月,長城的拍攝仍在進行,剛過哈密,路邊就出現了一個叫“煙墩”的地名,維族地區的地名直接使用了漢語。進入鄯善,又看到了一個名叫”漢墩坎村”的地名,“漢”即漢人,“墩”即烽燧,“坎”指坎兒井,這是一個漢語和維語結合的地名。還有“汗都夏村”,“汗”即漢,“都”即墩,“夏”是維語城堡的意思,當年這裡一定是個城堡和烽燧一體的地方。到了鄯善縣,接待的同志介紹説,當地還有一個名叫“卡格托爾”的村子,維語裏,“托爾”是指烽火臺,“卡格”是烏鴉,烏鴉築巢的烽火臺,説明烽燧的存在已經有年頭了。長城在這裡留下的印跡很清晰。

在鄯善,我們在夜市上認識了一位賣羊肉串的維族老漢,不僅他的羊肉串好吃,更絕的是他的烤魚,同行的謝老師每天收工都要求去吃他的烤魚。聊起來後了解到,他祖輩都居住在此地,家裏有葡萄園,這個季節天已經開始冷了,他已經把架上的葡萄藤砍斷,埋進土裏,明年開春時,葡萄會重新長出新藤,開花結果。每年的11月後,葡萄園裏就沒有活了,他利用這段農閒時間賣羊肉串掙錢。他對自己的生活很滿意,對我們説是政府帶給了他幸福的生活。

過了鄯善再往西,攝製組到了伊犁境內,在察布查爾縣,我們要拍攝一位會做響箭的老手藝人。老人名叫羅阿加吉,錫伯族,因為射箭和射擊的本領超群,年輕時他被當地推薦加入了中國人民解放軍,曾經到北京參加全軍運動會,取得過射箭第三名的成績。退伍後他回到了家鄉,過著普通人的生活。老人知道我們從北京來,而且拍攝關於長城的節目,很高興,話也多了起來。他説做響箭的手藝和射箭的技術都是祖傳的,因為錫伯族屬於遊牧和漁獵民族,原本都生活在東北的大興安嶺。他説,到了清代,錫伯族的一支從東北來到中國的最西北的伊犁戍守,在這裡建造卡倫,防禦外來的入侵者,卡倫就是防禦城堡,和長城的關城一樣。漢代並沒有把烽燧並修建到伊犁,但清代的卡倫卻在這裡燃起了烽煙,戍守卡倫的不是滿族和漢族,而是錫伯族,因為清代的中國完成了一次巨大的融合,善戰的錫伯族被挑選來守衛重要的西北邊防,羅阿加吉的祖先就這樣世世代代留了下來,把這裡當作了新的家園。

《長城,中國的故事》不僅體量巨大,而且要表達的主題也非常宏大:試圖讀解多民族今天多民族統一的中國是如何形成的。我一直不知如何去表達,我只是看到了小佘太的張鳳寬、鄯善賣羊肉串的維族老漢、察布查爾的神箭手……他們是中國這個大家庭中最普通的一員,而正是千千萬萬的他們,組成了中國。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