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撥開迷霧

《甲午》幕後 央視網 2015年08月10日 15:49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張義軍:《甲午》軍事顧問,中學語文教師,海軍史研究會會員

2014年7月末的一天,我跟隨中央電視臺《新聞調查》欄目的著名編導胡勁草女士和她的攝製組來到旅順萬忠墓紀念館,為歷史紀錄片《甲午》拍攝一段關於甲午戰爭歷史的影像。當我們拍攝到紀念館院落裏的時候,一門銹跡斑斑的火炮吸引了大家的目光。這就是參加過豐島海戰和黃海大東溝海戰的北洋海軍“濟遠”號防護巡洋艦的150毫米後主炮,型號是克虜伯1880式150毫米鋼套炮。

陳列在旅順萬忠墓紀念館的“濟遠”艦後主炮

陳列在旅順萬忠墓紀念館的“濟遠”艦後主炮

在電影《甲午風雲》中,“濟遠”艦水手王國成用後主炮連發四彈,命中日艦“吉野”三彈,迫使敵艦轉舵逃跑,大漲了中國人的志氣。然而,近年來通過廣大歷史愛好者對史料的仔細研究,卻發現當時實際上對“吉野”號所造成的損傷並沒有那麼大。而某些人出於自己的目的進一步渲染的所謂“尾炮退敵説”更是很難站得住腳。這就讓我們感嘆,在被我們所津津樂道的歷史故事背後,到底有多少其實是不夠準確,甚至是錯誤的呢?

就在我們圍著這門火炮感慨嘆息的時候,眼尖的胡導突然發現,在大炮下方的説明銘牌上,竟赫然寫著“清政府1885年購于英國”的字樣!

大炮的標識有誤

大炮的標識有誤

很明顯,這是“購于德國”的誤寫,我當即找到了館方的工作人員,向她指出了這一錯誤,希望他們能儘快加以糾正。工作人員的態度是可喜的,她不但立即表示馬上改正,而且熱情地邀請我們對紀念館裏的其他説明文字進行辨識,看一看是否還存在著可以改進的地方。這一番觀察下來,我們果然又發現了一處明顯的問題。

       上面這張圖,很多人都會感覺眼熟,在過去的歷史教科書上,這張圖片一直被描述為“黃海海戰中衝向日艦吉野的致遠號”。由於過去國內長期缺乏有關北洋海軍艦船裝備的圖像資料,人們無從辨別這張圖片的準確性,於是這種描述也就被人們沿用下來。在很多博物館、紀念館的展廳裏,也都是將這張圖當做“致遠”來介紹的。

然而隨著而來越多歷史資料的發現,尤其是中國海軍史研究會陳悅、張黎源等人找到的大量北洋海軍艦船照片公開,人們才發現,這麼多年來我們一直當做是“致遠”的這張圖片,其實根本不是“致遠”!

       上面這張照片,收藏在英國紐卡斯爾探索博物館,是當年致遠艦完工試航時的現場照片。從這張圖上可以看到,致遠艦的外形特徵是雙桅桿,單煙囪。而長期被我們當做是致遠的那張圖上的軍艦,卻是單桅桿、雙煙囪!假如説在激烈的戰鬥中,可能有一根桅桿被打倒,但是無論如何,也不可能把一個煙囪打成兩個。這只能説明,這艘雙煙囪的軍艦絕對不可能是致遠。那麼問題來了,這張圖上描繪的究竟是哪一艘軍艦,它又為什麼會被當成是致遠而流傳了這許多年呢?

我和很多人一樣,從小就見到過那張有問題的圖片,但一開始也並沒有多想。後來終於有機會見到了不甚準確的“致遠”艦圖片,但也確實能分辨出二者之間的不同。從那時起,“這究竟是不是致遠”的疑問就一直縈繞在我的心頭。

其實,早在數年前,中國海軍史研究會的陳悅會長就為我們解開了這個謎題,單桅桿雙煙囪的北洋海軍戰艦確實有,而且也參加過大東溝海戰,那就是北洋海軍“經遠”級裝甲巡洋艦“經遠”號和“來遠”號。

這是“經遠”號,在黃海海戰中,她在管帶林永升指揮下奮戰到底,和“致遠”艦一樣英勇戰沉。當時在戰場附近觀戰的英國艦隊官兵對全艦官兵的勇氣表示了敬佩與讚嘆。因此在日後出版的英國畫報上,還特意繪製了一幅表現“經遠”號戰鬥場面的銅版畫。後來,另外一份英國畫報要繪製表現“致遠”號奮戰場景的銅版畫,不過不知何故,繪製時參考的卻是經遠的姐妹艦來遠號的一張照片:

陳悅會長推測,原始的英國畫報在繪製圖片時,首先將來遠的圖片當做了經遠形象的參考,又出於某個我們不知道的原因將“經遠”與“致遠”這兩艘同樣英勇的戰艦混淆在了一起,結果就繪製出了一幅來遠形象的“致遠”。而這張錯誤的圖畫流傳回中國之後,由於大多數人缺乏對艦船的辨識能力,導致錯誤的信息一致流傳了數十年,造成了今日以訛傳訛,謬種流傳的局面。錯誤本身並不可怕,但令人嘆息的是,這種錯誤能流傳至今,而且即使已經有了眾多專業人士和歷史研究愛好者對此進行了質疑和辨析,卻依然根深蒂固,難以全面迅速地得到糾正。

我們當場向工作人員指出了這一問題,並且詳細講明了這幅錯誤圖片的來龍去脈,希望能夠對館方“撥亂反正”起到幫助。胡導的攝製組將這一幕拍攝下來,後來在《甲午》紀錄片的第三集中播出。作為一名海軍歷史研究的愛好者,我真誠地希望,有更多的觀眾能在觀看了節目之後,了解到更加真實,更加準確的歷史,從而對北洋海軍,對甲午那段歷史産生新的,更加有價值的思考和認識。中國海軍史研究會的宗旨和目的,就如陳悅會長在《甲午》一片中所説,不是為了別的,而是為了對將來起到一些有益的幫助。

 

作者簡介:

張義軍,中國海軍史研究會會員,遼寧師範大學附屬中學語文教師。1978年8月15日生於著名軍港小城旅順口。祖父是新中國第一代海軍,受家庭影響,張義軍從小就成為了一名海軍史研究的愛好者。除了利用業餘時間繼續研究海軍歷史外,他還有意識地在自己的學生們當中傳播海軍知識,培養他們的國防和海洋意識。因為他相信,年輕人懂得歷史,了解海洋,國家的未來才會走向輝煌。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