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何潔 (編導助理 中國傳媒大學 碩士)
“這支歷經艱難建成的海上之師,必將為帝國贏回失落的榮光。”此刻,颱風過境時的雨水正沖刷著劉公島海軍公所內銹跡斑斑的鐵錨,猶如一塊120年前甲午戰士的老骨頭,經歷著歲月的遍遍洗禮,依然佇立在那,直指上蒼。想到《甲午》,腦海中會閃過無數畫面,深情凝望著鎮遠鐵錨的陳悅、沉睡在埃爾斯維克船臺上的超勇艦老照片、74歲畫像中李鴻章歷經滄桑的眼眸,還有找尋歷史資料的過程,大家圍坐、集思廣益的討論解説詞,陶然亭基地因每每暢言“臣所每飯不忘者,在於《甲午》之作”等經典改編語句而哄堂大笑的畫面等等,于我而言,在即將結束之餘,當再次審視這部歷經1年零6個月被精心打造的作品時,這些迴旋于腦海的畫面不僅是一部優秀作品的影像,也代表著創作者的每一刻創作點滴和良苦用心,更像是通往那段歷史的時光按鈕,在帶領人們在回望之餘觸摸五味雜陳的感悟!
走在最前面的就是愛笑的我
對於只通過中學歷史課本了解甲午戰爭皮毛的自己來説,在參加這部作品的創作之前,對這段歷史停留在略知一二的程度。而一部優秀歷史作品的誕生恰恰改變了我對那段歷史的認知,也改變了自己對歷史的認識方式和態度。第一次近距離接觸甲午戰爭歷史遺跡是在劉公島海軍公所門前,色澤脫落的旗桿上飄揚著黃色的海軍龍旗,若不知清廷派遣赫德與金登幹商議購買艦船的往來信函,李鴻章為首的洋務派領袖為創辦北洋海軍奔走呼號,以及丁汝昌首次帶領海軍官員出國接艦等種種歷史故事,也就無法感受到一面龍旗背後承載的是一個偉大歷史人物在迂腐的統治思想和落後的國家面前,自己對時代鮮明洞察力的無奈,是一群先進人士為國家富強的嘔心瀝血,是一個沒有國家概念的歷史朝代在面對世界發展潮流時的無力追趕。歷史遺跡是沒有生命的,而通過鮮活的歷史故事觸摸過往,當時的一幕幕便浮現眼前,牽動思緒。
在劉公島拍攝
《甲午》共有五集內容,每一集的標題鮮明闡述著敘述主題和內容,按照時間線展開歷史。創作者並未全盤圍繞戰爭過程進行敘述,而是將故事追溯到戰爭發生前60年的1834年,這是之於交戰國雙方在同一起跑線上的時間節點,面對撲面而來的世界工業浪潮,中日兩國被迫打開國門後便開始了一場隱性的角逐。導演在同一時間軸上採取平行敘事的方式對中日兩國選擇道路的歷程進行了詳細敘述,日本在自上而下的明治維新中進行教育、工業等方面的改革,中國則伴隨著國家意識薄弱、朝廷內外流派紛爭的背景,先進人士費盡千辛萬苦實施洋務,創辦北洋海軍,此外,日本間諜深入中國百姓生活內部獲得詳細情報的故事更是讓人為之一震。這些歷史事實的疊加,深入挖掘鮮為人知的細節故事,從制度到教育、軍事、經濟、社會發展以及百姓生活,系統、細緻、全面深入的呈現出中日兩個國家的發展過程及實力對比,直至戰爭爆發猶如一個量變到質變的過程,結果不言而喻。創作者從旁觀者的角度出發,客觀敘述歷史事實,給予受眾足夠的空間,跟隨自己的講述,在史實的積累中感受言語背後的思想和情感。
暴雨如注後的劉公島
藝術學研究中有一個常用術語“通感”,又稱為“移覺”,是指在描述客觀事物時,形象的語言會使感覺轉移,將人的觸、嗅、味、視、聽覺互相通聯、交錯,達到加深感受的目的。《舌尖上的中國》無論從創作的主題和生理學角度來説,單從畫面和解説就足以刺激觀眾的味蕾。《甲午》這部作品,便能將觀賞者對“通感”的感受淋漓盡致,且更透徹、深切。歷史並不是一個完完整整的實物存在於每個人的身邊,它需要人的思想和內心去探尋、感悟,單純一張老照片、一個歷史故事不足以牽動我們的神經和思緒,唯當這些歷史碎片敘事化的拼湊起來,同時融入相應的環境和趨勢,才能使得受眾在看似簡單的真實故事中不斷咀嚼,認真品嘗它的甘甜與苦澀。自始至終感動我的“馬吉芬的故事”,當一字一字的再現馬吉芬在參戰前對李鴻章的質疑回應出的“我能給予您的不是24歲的年齡,而是作為一名海軍軍官良好的訓練和能力”時,作為一名普通的觀眾能感受到的不再是他為自己的辯解,而是他為清國效力的堅定和對海軍的忠愛;墓誌銘段落,將逐漸積澱起的情感於此傾瀉,在故事結束之餘增添幾分耐人回味的思緒。這些耳聞眼觀的歷史畫面猶如一股陳韻醇厚的茶氣流通身體,直抵內心。
我和紀錄片的總編導胡勁草,編導靜雅姐姐
從作為一個紀錄片的門外漢開始,在觀看的為數不多的作品中,《幼童》和《梁思成 林徽因》讓我耳目一新,的確改變了我對紀錄片枯燥的感受。伴隨著《long long ago》的熟悉旋律,跟隨美國火車走入茂密叢林,如同穿越時空走進那段百年前的回憶。當時對紀錄片很是陌生的自己,卻如一見鍾情般被它的每一段故事、一個畫面和音符所吸引,塵封已久的真實故事在胡勁草老師獨具特色的創作下像一部精心編排的電影,美的那樣不真實,作品中唯有泛黃的老照片、歷史文獻資料和空鏡畫面,以口述歷史的方式重現歷史,感悟、感動。
攝製組找尋威海炮臺
跟隨胡老師從前期拍攝到後期創作剪輯,流程中的每一步都像是作品的骨架,而解説詞的寫作和影像剪輯對於一部紀錄片作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粗剪第一階段結束後,配合解説詞的修改畫面不斷調整,每一遍的觀賞感受也隨著一次次的完善而不同,信息量的增加和情感的濃郁,敘事的完整流暢以及畫面的恰到好處。即使在播出前,胡老師仍在一遍遍的審查、糾錯,每一遍都“津津有味”。創作的過程猶如哺育一個幼小的生命,在每一個成長階段我們用心找尋養分,充溢它的身體和靈魂,對它的感情也不由加深,難以割捨。
記得在問到胡老師對於創作感悟時,她説過一句話,“一部作品,要想打動觀眾,先要感動自己!”簡明深奧,也讓自己如同掙脫理論的牢籠,懂得作為一個優秀的紀錄片創作者,該如何使對歷史的思考與尊重和對藝術的獨特見解,兩者如何深層結合的真相。那段歷史就像是一個年邁已高的老人,歷經世事滄桑和時代變遷,我們即使對它的名字熟悉的不能再過熟悉,但當我們重新去認真挖掘其中的每一個人物、每一個時刻、每一段故事、每一個場景時,仿佛回首走進了老人的一生,親身感受著它身上的每一刻脈搏和呼吸,用心體會著它的喜悅、悲痛與哀愁。跟隨胡老師,我們一路上帶著這樣的感動將這段真實呈現出來,最大程度的將我們的複雜情感帶有鮮明胡老師創作風格的方式傳達給觀眾。
于我來説,《甲午》不僅僅是一部紀錄片,也不僅僅是對一段歷史的回憶,它帶著我們點滴積累起來的情感將對這段歷史的沉思傳予每一位認真觀賞、感受和思考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