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正如我們習慣把目光聚焦在舞台中央的主角身上一樣,仰望天空,我們更多關注那些駕駛戰鷹翱翔藍天的“天之驕子”。然而,當我們把目光投向幕後,才發現是那些忙碌身影的默默付出才讓舞臺更美麗絢爛。
光華不會獨生,英雄不會獨行,空軍首部機務兵題材紀錄片《放飛》用90分鐘的時長,帶領我們走近了人民空軍隊列中這個極為特殊的群體——航空機務兵。
可以説,《放飛》是一張空軍機務兵全景式身份名片。通過這部片子,機務兵群體第一次完整、全面、鮮活地從鮮為人知的幕後走到前臺,60多年來空軍機務系統的輝煌歷史、建設成就和先進事跡進入了廣闊的公眾視野。
《放飛》用寫實的手法紀錄描繪空軍機務部隊歷史和現狀,敘事線索時空交錯、經緯穿插,去除了一切冗余和影響主線的元素,把全部的筆墨都放在機務兵本體上。從近30000分鐘的拍攝素材中濃縮剪輯成90分鐘精華,幀幀都是大國空軍的視角下展現的珍貴瞬間。透過張開帙、劉玉堤、劉志田等老一輩空軍人的講述,從中國航空之父馮如到“列寧號”飛機,從東北老航校“馬拉飛機”到開國大典上空軍的受閱機群,從朝鮮戰場空戰到飛機投擲原子彈的歷史,讓觀眾對機務部隊無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有了更為立體形象的了解認知。從矚目的“金頭盔”之戰到空中儀仗隊八一飛行表演大隊,從受到美國將軍稱讚的機務尖兵竇樹軍到讓外國專家刮目相看的修理廠廠長陳鈺,真實的人和事,對航空機務部隊火熱的戰鬥生活進行了深入挖掘和生動介紹。從97歲的空軍機務前輩張開帙老人飽含深情的“放飛”手勢到90後機務新兵王術兒略顯稚嫩的笑臉,從航博的“英雄墻”到第十屆中國珠海航展殲-3和運-20大型運輸機的出現,展現了一代代空軍機務官兵忘我工作、努力提升、無私奉獻的薪火相傳,讓人們在歷史與現實交匯中,感受到思想的碰撞與情感的昇華。
在《放飛》中,有一種精神始終貫穿其中,那就是在機務官兵心中牢牢紮根的“對國家財産負責、對戰友安全負責、對戰鬥勝利負責”的“三負責精神”。這種精神在人民空軍波瀾壯闊的歷史進程中創造、冶煉,在機務兵群體的薪火相傳中彰顯、創新和昇華;這種精神更是已經走出了孕育它們的部隊,走進了空軍各兵種官兵中,進一步增強了空軍官兵投身強軍實踐的信心動力。
當戰鷹呼嘯著劃過藍天,它在奮力追逐更新更高更遠的夢想,那是中國夢強軍夢。在《放飛》的片尾,一群機務兵們關於夢想的心裏話令人肅然起敬。“機務尖兵”竇樹軍質樸地説:“我的夢想,是能夠維護更先進的戰鬥機,我相信這一天並不遙遠。”博士機械師蘆艷龍自豪地説:“我的夢想,是能有更多的優秀人才投身空軍建設,投身機務工作,讓人民空軍飛得更高更遠。”90後新兵王術兒羞澀地説:“我的夢想很簡單,就是成為一名最優秀的機務兵。”
這是他們的夢想,也是屬於每名機務官兵的夢想。他們知道,有夢的事業永遠令人嚮往,有夢的人生永遠充滿陽光!親愛的機務兵兄弟,天空有你們更絢爛!夢想因你們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