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紀錄片的變與不變

紀錄動態 中國新聞出版報 2015年01月29日 09:50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微紀錄片在視頻網站上播了三四年,但“動靜”並不大,直到2014年《城殤》出現。那麼,通過真實影像記錄、展現視覺魅力的紀錄片,在全媒體時代人們隨時隨地能看的情況下,它的拍攝手法、影像表達等創作元素的變與不變在哪些細節上會生變?

探討一:微得還不夠

清華大學新聞與傳播學院教授雷建軍以《城殤》説開去,認為微紀錄片微得很好,但還微得不夠。對於每集3分半鐘的微紀錄片,在雷建軍看來,這種可以放到新媒體和手機上播的東西,是一個“特別棒”的傳播形態,所以能夠讓年輕人注意到它。“我教的學生都是‘95後’,他們大多是主動遠離歷史的人,但這種微紀錄片能夠讓一批遠離歷史的學生看到,所以這‘微’得特別好。整個片子看完也相當於看了一部電影。”

但他又覺得微得還不夠,微得不夠深入。持這種觀點的與會者紛紛表示,微紀錄片既然在網絡視頻上播放,其講故事的方式和鏡頭語言應該用互聯網思維去創作。雷建軍認為,如果微紀錄片的影像表達方式還是用過去的手法去展現,再配上“高大上”的解説詞,會削弱紀錄片在網上的傳播力。

談及微紀錄片的剪輯手法,雷建軍介紹,微紀錄片的時長一般在2分鐘左右,如《美國故事》是1.8分鐘。要想在這麼短的時間內達到好的傳播效果,其剪輯手法就必須適應互聯網的思維,也就是説要比廣告片的剪輯率還要高。

探討二:全得還不豐富

“在《城殤》的片段當中微得還不具體,在單點突破的地方突破得還不夠徹底;從全媒體角度來説又全得不夠豐富、微得不夠熱鬧。”央視原導演、中央政法委政法綜治信息中心處長王猛的這些看法讓與會的專家學者和《城殤》的創作者都很感興趣。

在王猛看來,影像作品要想在互聯網上傳播,尤其在移動終端傳播,特別重要的是要微得“具體”。“比如影片裏的很多資料圖片,我特別想知道是誰拍的,哪天拍的,是在什麼場景拍的,當時的那個場景位於現在城市的什麼位置,拍攝的人當時幾歲,至於拍者後來從事什麼職業,他們的家庭情況怎樣,這些都可以在其他的傳播渠道裏去做宣傳。”

至於全得不夠豐富、微得還不夠熱鬧,王猛認為,《城殤》不僅是一個可以放到網絡視頻上播放的作品,還可以做線下活動。“如果將來在南京的某個地方做一個視頻墻,這個視頻墻告訴你所在的地方當年的圖景是什麼樣,曾經發生過什麼。把景象切入式地放在城市裏面去,這對南京來説很有意義,線上線下都互動起來了。”

探討三:微視頻更適合“小舢板”

從傳統思維來看,做宏大主題的紀錄片,往往集數多,每集幾十分鐘。但在全媒體時代,尤其在碎片化時代,這種作品較難融入網絡的傳播模式。對此王猛認為,現在的網絡視頻需要一個“小舢板”,倘若是“航空母艦”式的作品,進入網絡渠道比較難。他相信“過去的老影像,如果我們用今天的表達方式或者用新的傳播途徑把它表達出來的時候,它一定能夠很強勁地生長。”

騰訊視頻紀錄片頻道主編黃平茂詳細分析了《城殤》的流量。數據顯示,八成以上的流量來自移動客戶端,在移動端主要指手機端。另外,八成以上觀眾為男性,六成以上是年齡在26歲以上的人。觀看區域以江浙滬地區以及北京、廣州地區為主,這説明江浙滬地區對南京大屠殺的記憶可能不僅僅是來自影像,更多的是來自家族記憶的傳承,他們對這類題材感同身受,所以更關注。

眾所週知,現在觀眾的注意力時長越來越短。觀眾對新聞報道原來是30秒的專注力,隨著移動互聯網的到來,這種專注力現在縮短到15秒。黃平茂建議,如果片子時長比較長,在三五分鐘之內故事還沒有展開,客戶是不會繼續看的。“延伸一點説,微紀錄片在內容製作上面,內容的重心要前置。”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