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在三峽工程將全面竣工驗收之際,由國務院三峽辦、湖北省政府、重慶市政府、中央新影等單位聯合攝製的7集電視紀錄片及立體紀錄影片《新三峽》日前在重慶正式開機。導演楊書華接受記者採訪時説,他希望《新三峽》能展現三峽的“新”與“變”,其中最重要的是聚焦工程背後那個大寫的“人”。
源於拍攝《中國三峽》的“意猶未盡”
楊書華是重慶奉節人,對三峽有著獨特的感情,也始終關注三峽的建設,1994年開始策劃拍攝三峽工程的紀錄片。“因為百萬移民搬遷重組,覺得應該留一些影像。”
當年,楊書華為中央電視臺拍攝了《大江東去》和《三峽移民與開發》兩部紀錄片;2005年,他又拍了文獻紀錄電影《中國三峽》,該片2011年榮獲第14屆華表獎優秀紀錄片獎,還被列入建黨90週年獻禮片。
但《中國三峽》對楊書華來説有很多遺憾,比如影片開頭他想用災難片再現歷次長江洪災的情景來體現三峽工程的意義:江漢平原上原本陽光燦爛,突然烏雲密布,傾盆大雨,但有領導認為長江作為母親河,應主要呈現好的一面,所以他不得不刪去了一些有震撼力的鏡頭。
“從電影上來説,我覺得還意猶未盡。”楊書華説。
2015年,三峽工程將全面竣工驗收。楊書華於是決定重新拍一部關於三峽的電影,不是為了像《中國三峽》那樣完成“政治使命”,而是按照電影手法,拍攝一部有電影特性、和國際接軌的電影。
講好故事展現三峽的“新”和“變”
《新三峽》項目包括兩部分,一是7集、每集50分鐘的超高清電視紀錄片,二是立體紀錄電影。楊書華認為,兩個項目拍好的關鍵都在於講好故事。
電視紀錄片分別從壩、山、水、人、城、景、夢7個方面展示新三峽,既有三峽如何進行防洪發電的過程,也有三峽獨特的自然風貌和“百萬移民”前後人文景觀的變化;既有對如何發展旅遊的探討,也有對“三峽夢”“中國夢”的展望。
“比如説‘山’,不一定就完全去拍山,可能是拍山裏面的人。比如説山體滑坡,(政府)採取群防群控,下了暴雨以後,山民就跑過去看定點監測的東西有沒有變化、裂沒裂口子。”楊書華説。
與以小故事堆疊的電視紀錄片不同,紀錄電影將有一條線把故事串起來,故事的核心是“新”和“變”。“我們要展現三峽的新貌以及這種新貌是如何形成的,跟過去一對比,就能體現出它的變化。”
感激工程背後那個大寫的“人”
楊書華説,《新三峽》的故事中必不可少的元素是“人”。最初他想聚焦“百萬移民”,但這與之前拍的《中國三峽》接近,後來就將視角調整為搬遷工程以及整個工程背後看不見的“人”。
“有些科學家做三峽工程用了一生,到去世的時候也沒有看到三峽工程建設完工,但他們有一個心願,就是在死後將自己的骨灰撒到江中,這樣他們的靈魂就能在三峽的上空,就能看到三峽大壩完工的那一天,他們覺得這是一種欣慰。”楊書華説。
除了個人的故事外,楊書華還認為“人”的故事中要包含集體。“三峽建設中還包括全國對口支援的部分,比如説三峽基金,只要老百姓用1度電,就會往基金中加7厘錢,這些7厘錢後來就成為一個很大的基金,用來支援三峽建設。”
這樣的故事在楊書華整理三峽資料、采風調研時積累了很多,都成為《新三峽》中的故事素材。在這樣一種視角下去展現三峽,楊書華認為就顯得“不那麼單薄”。
“在三峽工程即將全面竣工驗收的時候,我們應該回望一下三峽和那幾十年,感激所有人。沒有那個大寫的‘人’在身後支撐,三峽工程是建不起來的。”他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