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新寧農民導演6年跟拍 用紀錄片為留守兒童“發聲”

紀錄動態 長沙晚報 2014年12月03日 10:34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至12月1日,新寧縣青年農民蔣能傑導演跟拍六年的留守兒童紀錄片《村小的孩子》已在廣州、深圳、長沙、武漢、南京、上海、天津、北京等20多個城市展映,在社會上引起強烈反響。

  2009年,從新寧縣一渡水鎮村小走出來的蔣能傑大學畢業了。在工作開始幾個月之後,他知道了村小即將撤銷的消息,突然覺得自己再不做點什麼去記錄、傳播,就來不及了。於是蔣能傑辭去了自己的第一份工作,背著攝影機進了村小。這一拍就是6年,6年的拍攝,後面製作形成了紀錄片《村小的孩子》。

  2014年11月,《村小的孩子》獲得了第三屆鳳凰視頻紀錄片大獎的最佳紀錄片長片獎。

  6年跟拍農村留守兒童

  2009年,蔣能傑大學畢業後不久,從未學過專業攝像的他成立了棉花沙影像工作室,自己當導演、攝影、剪輯,開始拍紀錄片。

  蔣能傑首先將鏡頭對準了家鄉一渡水鎮光安村的留守兒童。光安村被崇山峻嶺環繞,每每從鎮上騎摩托車回家,至少得花20分鐘。這個村子有1700余人,有近900人外出,大部分在廣東打工。在不少孩子心中,自己的家在村裏,而父母的家在廣東,孩子們常説自己長大後的夢想就是出去打工。

  之所以會關注留守兒童,蔣能傑表示,這跟自身經歷有關。在他十一二歲時,母親便離開家,前往廣東從化務工。在以後的十餘年間,幾乎只有到過年的時候,蔣能傑才能看到母親的身影。蔣能傑及其團隊在光安村拍了3個月,完成了留守兒童紀錄片《路》。

  2009年,光安村小學已成危房,無法上課,不少小學生只得長途跋涉,早上天沒亮就起來,步行趕往鎮上的小學就讀。對於農村學校的撤並,蔣能傑覺得自己再不做點什麼去記錄、傳播,就來不及了。於是蔣能傑背著攝影機進了村小。

  這一拍就是6年。6年間,蔣能傑扮演過很多不同的角色,持續跟拍共累積了幾千個G的素材。最終,蔣能傑用畫面真實記錄了5年間蔣潔雲等幾個村小孩子的成長,製作形成了《路》的續集《村小的孩子》,讓觀眾看到了他的家鄉村莊凋敝的現狀。

  影片獲最佳紀錄片長片獎

  據介紹,《村小的孩子》記錄了蔣能傑的家鄉新寧縣一渡水鎮光安村一所村小和三個不同留守兒童家庭的點滴變化。片中,幾個孩子對父母的印象模糊不清、長大的理想是去打工等鏡頭,讓人過目難忘。影片關注到了留守兒童、留守老人等牽動人心的社會問題,更引出了對留守兒童未來的思考。

  據了解,2013年9月21日,《村小的孩子》在法蘭克福中國電影節首次放映,榮獲觀眾票選一等獎;2014年11月11日,該影片獲得了第三屆鳳凰視頻紀錄片大獎的最佳紀錄片長片獎。

  蔣能傑説,自己帶著《村小的孩子》在全國展映,就是希望自已能力範圍內的“發聲”,能給這些孩子帶來一些改變。

  據了解,拍攝完《村小的孩子》後,蔣能傑又拍攝了紀錄片《初三》。這部新片,連同之前拍攝的《路》、《村小的孩子》,共同作為蔣能傑的“留守兒童三部曲”,講述了家鄉留守兒童的學習生活。他計劃攜“三部曲”進行全國展映。“明年是抗戰勝利70週年,我還會重點推廣抗戰老兵紀錄片。”蔣能傑説。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302 Found

302 Found


CCTV_WebServer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