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庫專題央視精品頂級首播走近真相紀錄30分CCTV9

大型文獻紀錄片《永遠的鐵道兵》首映式在京舉行

紀錄動態 央視網 2014年12月01日 17:29 A-A+ 二維碼
掃一掃,觀看精彩紀錄大片

原標題:

在共和國百萬大裁軍30週年之際,一支被國人稱為“祖國建設突擊隊”的英雄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在集體脫下軍裝30年後,再度重裝走進人們的視野。12月1日,由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集團)(以下簡稱“新影集團”)與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中國鐵建”)聯合攝製的十集大型文獻紀錄片《永遠的鐵道兵》在京舉行首映式暨新聞發佈會。該片于12月5日在中央電視臺科教頻道《探索·發現》欄目首播。

作為一部融合了軍事和歷史重大題材的口述歷史紀錄片,《永遠的鐵道兵》是國內首部全面反映鐵道兵光榮歷史和鐵道兵改工後改革發展歷程的大型文獻紀錄片。該片由多次榮獲中國電視“金鷹獎”、“星光獎”的新影集團著名編導沈芳擔任總製片人、紀錄片《故宮》攝影李建明任攝影指導、中央電視臺《探索·發現》欄目原導演劉衛陽為總導演。

圍繞解放戰爭、抗美援朝等軍事歷史大題材,紀錄片《永遠的鐵道兵》立足新中國建設、改革開放等國家命運大視野,敘述了鐵道兵這個特殊兵種35年波瀾壯闊的歷史,和這支隊伍脫下軍裝、走向市場三十年來改革發展的艱難歷程。它以鷹廈鐵路、嫩林鐵路、成昆鐵路、襄渝鐵路、青藏鐵路、南疆鐵路、引灤入津等工程為敘事依託,從一個全新的角度書寫了共和國歷史一個不可或缺的側面。

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是一支從戰火中誕生、修路中成長的鐵道工程技術部隊。1948年7月,鐵道縱隊組建。1953年9月9日,政務院、中央軍委決定將中國人民志願軍的6個鐵道工程師正式劃歸軍委系統,與鐵道兵團統一整編為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高峰期,鐵道兵的總兵力達40余萬人。

拍攝一部反映鐵道兵歷史的紀錄片,是全體鐵道兵戰友長期以來的不懈追求和夙願,也是社會各界追尋鐵道兵足跡、激勵人民建設美好生活的共同心聲。原鐵道兵政治部主任徐誠之説,鐵道兵的形成和發展,同中國人民解放戰爭、抗美援朝和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緊密在一起。在炮火連天的解放戰爭年代,“仗打到哪,鐵路就搶修到哪”;在朝鮮戰爭時期,他們建成了“打不爛、炸不斷”的鋼鐵運輸線;在和平建設時期,他們是“祖國建設的突擊隊”,鷹廈鐵路、嫩林鐵路、成昆鐵路、青藏鐵路等國家的幹線鐵路,灑下了無數鐵道兵官兵的鮮血和汗水,神州大地留下了許多可歌可泣的動人篇章。1984年1月,鐵道兵集體改工為今天的中國鐵建,更成為國內基礎設施建設的主力軍、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力量和中國企業走向海外的領頭羊。

總導演劉衛陽説:“為了製作這部紀錄片,我們在廣泛借鑒工程紀錄片特質的基礎上,以鐵道兵歷史變革為主線,重點挖掘重大歷史事件特別是鐵道兵修建的重大工程背後不為人知的情感故事,從而重現那個激情燃燒年代人們的精神風貌和昂揚鬥志”。他介紹,為了還原歷史情境、營造時代氛圍,創作者在各方面的支持下,蒐集了大量當時的歷史紀錄影像資料,還充分採用情景再現、動畫模擬、三維繪畫等手段進行創作,“希望能將觀眾帶入歷史現場,感受那段歷史。”

據悉,《永遠的鐵道兵》定位為一部口述歷史紀錄片。口述歷史是歷史事件的親歷者以口述的形式還原歷史現場,從而形成與文獻史料、實物史料並列的口述史料。口述歷史重在表現“人的主題”,是“集體記憶”和“大眾記憶”的縮影。以口述歷史為敘事主線的紀錄片稱為口述歷史紀錄片,特點在於把原先歷史紀錄片所常用的宏觀敘事手法轉化成以個體為中心的微觀敘事。口述歷史紀錄片的話語在形式上碎片化、多元化,在內容上情感化、故事化,這是與傳統的紀錄片在敘事風格上的不同之處。

為了獲取歷史真相,攝製組在祖國四面八方探訪當年的老鐵道兵。這是一批七、八十歲的老人,對他們的採訪,是留住歷史最後的機會。據統計,該紀錄片採訪的600多人中,年齡七八十歲的老人超過70%,其中最年長者是97歲的原鐵道兵副司令劉居英。另外,有5位採訪者尚未看到紀錄片的播出,就已去世,留下了些許遺憾。

  • 央視紀錄片
  • BBC 專場
  • 美國國家地理專場
掃一掃
掃一掃,用手機繼續閱讀
央視網新聞移動端
央視新聞客戶端iPhone
央視新聞移動看!
CBox移動客戶端
下載到桌面,觀看更方便!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302 Found

302 Found


nginx
860010-1118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