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它是三危山上的那萬丈金光,
是禪窟中的沉默寂靜,
是藏經洞裏的萬卷經書,
是莫高窟中繪畫裏那一張張生動的表情,
是千年塑像上的那神秘的笑容……
它或許還是經過我們每個人身邊的一位旅行者,
是月牙泉邊蘆葦蕩裏響起的風聲,
是鳴沙山腳下隨風流動的一株駱駝刺,
抑或就是黨河邊上草葉尖上的一粒露珠,
是我們每個人腳步下的一顆塵沙……
在2006年6月雨中的西安我曾寫下這樣的文字:“今天,對《敦煌》的紀錄拍攝也正是我們繼續走在我們想要走的路上。繼續用新的影視技術來解讀我們的歷史與文化。我們的電視理念,對文化的態度,對歷史的認知,會在這部片子裏繼續堅持下去,我們依然還會創新。
我想在這部片子裏我們會有大漠孤煙直,會有落日照大旗,會有相逢俱未展,攜手空蕭索;也會有我攜一尊酒,滿酌聊勸爾;會有波瀾壯闊的歷史場景,也會有細膩而複雜的人性與情感。
關注歷史中的人,將是我們這次創作的重要視點。人,在我們這部紀錄片裏,將是最重要的描述和解讀對象。我們從文學、戲劇、電影、歷史文獻、繪畫、音樂中去尋找紀錄片創作的靈感。
有關紀錄片的創作方法,十幾年來我們這個團隊一直在學習和摸索,時而痛苦,時而快樂,時而鬱悶,時而激動。創新,一直不曾放棄,這一次,可以説在《敦煌》的整個敘事方法上做了一次大膽的實驗,甚至用了虛構的人物。感謝敦煌研究院和央視領導對這種創新的支持。
曾經記得在敦煌遇到了罕見的大雨,洪水衝斷了我們回去的路。攝製組一百多人在美麗的夕陽下,面對即將斷裂的橋,不知何去何從。十多輛車最終在天黑來臨之際駛向一片戈壁。天漸漸黑起來,廣闊的戈壁上只有我們一行人。那個時候,我的心中開始猶豫是接著往前走還是停下來等待救援。在黑暗中摸索走了很長時間後,終於看到前方一閃一亮的燈光向我們靠近。那是敦煌市政府派來接應我們的一輛汽車。當看到它的一剎那之間,心中的喜悅難以言表。這一天,我們終於安全的回到了敦煌市的賓館。回來後,當地人告訴我們,有將近二十年沒有這麼大的洪水了。在洪水來臨之前,我們的劇組還在河道裏拍攝駝隊行進。有人説再晚一會可能就很危險。這場大雨過後不久,我們的攝製組在鳴沙山上拍到了神奇的佛光。
敦煌,總會給人很多意外的感動和驚奇。南北朝時禪定佛的微笑,元代千手觀音的精妙,唐代水月觀音的飄逸從容,千年相隔,以心印心,如何神氣相交。過去總想,古代的這些畫總有點玄妙,當你看到敦煌前輩們創造這些藝術時,看到他們筆下精妙、準確、生動、活潑、自由的線條,匯聚一身,讓你感受到看似冷漠的墻壁上有著鮮活的靈魂在舞動。他會感染你,震撼你,影響你。所以你不由得相信,千年之隔,這些精神和藝術依然可以通過心靈的對話傳承下去。或許我們欣賞的不僅僅是看到的有形的藝術和建築,我們更要欣賞感悟這些有形的物質文化傳遞給我們的無形的,微妙的心靈之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