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記得5年前,在三亞參加一次紀錄片的學術策劃會議,當時在會議上談論一個至今還在談論的話題,紀錄片的春天快來了。這一等就是5年,每年大家都在追問,春天在哪?今年在廣東佛山的紀錄片會議上,大家又一次提出紀錄片的春天,有人充滿著希望,有人繼續悲觀。陳曉卿的《見證》的播出時間從晚上十一點挪到十二點,之後又挪到深夜一點半,最近的消息是這個團隊將被撤銷···許多紀錄片不再在央視重要時段播出,整個電視媒體在這一兩年充斥著“超女”和“非誠勿擾”這樣的節目,不是説人家不好,老百姓的電視銀屏需要多元化。
紀錄片這兩年在播出和製作上不斷被邊緣化,市場道路走的也十分艱難。這兩年我算是紀錄片界的一個貴族,每分鐘的製作經費從2萬到4萬不等,但賣給電視臺的售價每分鐘最多也就100多塊錢。
在國際主流電視也鮮有中國紀錄片的身影,似乎中國紀錄片在2010年走到了一個極度悲觀的困境。這時,突然聽到了春天到來的聲音,我們敬愛的中國廣電總局將出臺一系列扶持和大力推動中國紀錄片的政策,其中之一就是要在央視設立一個紀錄片頻道。據説在廣東、上海、北京、重慶、江蘇也有意打造一個全國性的紀錄片頻道。乍一聽像紀錄片的春天真的到來了!
這次在廣東佛山的紀錄片大會上,我有幸得到幾分鐘的講話時間。記得我當時有點憤青的説,我們紀錄片人的不能總呼喚紀錄片的春天何時到來,其實春天每時每刻都在我們心裏,只要我們自己努力,心裏盪漾著春天,春天就會每天都在我們身邊。我們得靠自己努力而不是等待什麼政策,也不是靠誰的投資。
聽到《見證》欄目要被撤銷,心裏還是沉沉的,有些難過。雖然因時間太晚很少看,但畢竟這是中國紀錄片界的一個很重要的陣地。想想大家都在為收視率頭破血流的時候,有幾個人能定下心來真正思考這個社會,認真琢磨我們的傳統文化。用電視紀錄片的方式去梳理我們的傳統文化。也許紀錄片的春天真正的到來在於我們思想的覺醒,我們真正的具有國際化的視野,而不是國家政治的支持。人才的積累,前沿思想的創意和引領,和紀錄片人的腳踏實地才是我們更加需要的,這不止對中國而是世界。如果有天真正能做到這些,春天就不會遠了。
有幾個哥們兒,也都是中央電視臺的紀錄片人。聽説他們在競標中央臺處級幹部職位的時候紛紛未果,不知道是不是紀錄片人的內秀和不善言談,還是他們的思想表達跟不上現在的競爭形勢。在這裡想對幾個哥們説,沒關係,沒當上處級幹部,咱還可以做紀錄片。想想在未來的片子裏還可以留下自己的名字,沒當上也許是幸事。如果下次還有機會,還是以支持的眼光鼓勵你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