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反映抗戰時期中國與荷蘭外交關係及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的紀錄片《滄浪萬里長》日前在重慶公映。攝製組在荷蘭外交部地下檔案室拍攝時,首次發現了《1945年中荷條約》原件,它廢除了1901年《辛醜條約》中荷蘭強迫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款。
中國抗戰大後方研究協同創新中心主任周勇介紹,紀錄片《滄浪萬里長》拍攝歷時八個月,記錄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荷蘭王國在重慶設立外交機構,與中國共同抗擊日本法西斯侵略,從而建立起深厚友誼,並延續至今的歷史;同時也反映了今日重慶開闢“渝新歐”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推進重慶與歐洲特別是荷蘭的經濟貿易聯絡,努力建設“新絲綢之路”的現實。
該紀錄片記錄了荷蘭作為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中國的重要盟友,于1938年8月在重慶派駐公使開始,並在1943年正式設立大使館,至1946年5月離開重慶期間的歷史。該片以此為背景,採訪當時荷蘭外交人員的親屬和朋友,回顧他們在重慶的過去,重溫這段珍貴的歷史,並在重慶這座經歷了諸多變遷與發展的城市中,尋找荷蘭的蹤跡與面孔。
在拍攝時,在荷蘭外交部的地下檔案室裏,中國學者發現了《1945年中荷條約》原件,它廢除了1901年《辛醜條約》中荷蘭強迫中國簽訂的不平等條款,標誌著兩國的外交關係和共同抗日邁出了決定性的一步。
“七十年來,曾在戰時重慶生活過的中荷兩國的外交官們,他們的命運軌跡發生了許多奇妙的轉折,而他們的家族也以種種形式延續著與重慶的情緣。而對於兩個國家、兩個民族來説,世界局勢在改變,曾經為了反抗共同的敵人攜手並肩,如今為了共同的利益,和平與發展,再續前緣。”周勇説。
《滄浪萬里長》將於11月中旬、荷蘭駐渝總領事館正式開館之際,在重慶衛視黃金時段首播。隨後,這部講述以重慶為主題的中國與荷蘭七十年曆史關係的紀錄片還將登陸荷蘭國家電視臺,並在全球各大視頻網站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