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7月4日,由中央電視臺、昆明市委市政府聯合攝製,央視紀錄頻道承制的六集高清紀錄片《南僑機工——被遺忘的衛國者》的首映式在春城昆明舉行。
“為什麼我的眼裏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沉!”艾青的這句詩,用在南僑機工身上,最恰當不過。1939年,在被稱為“死亡公路”的滇緬公路上,3200多名回國抗戰的華僑司機成功運送50萬噸抗戰物資,這是二戰中最大的運輸車隊,他們用生命運送著抗戰的血液,捍衛著祖國的尊嚴,他們的名字叫“南僑機工”。本片就是講述70年前南僑機工們在炮火連天的滇緬公路上,冒死運送戰略物資的故事。
央視紀錄頻道自成立以來,致力於創作和播出中國最優秀的紀錄片,同時也不斷創新著紀錄片創作的各種合作模式,尤其是在央視紀錄頻道&&成立了中國紀錄片聯盟後,團結了全國紀錄片業界的大批中堅力量,在此基礎上,無論是與地方兄弟電視臺的聯合攝製還是與社會製作機構的委託定制都取得了豐碩成果。此次央視紀錄頻道與昆明市委市政府合作拍攝的紀錄片《南僑機工》是紀錄頻道首部直接與政府合作拍攝的紀錄片,是對紀錄片合作模式的又一創新。
與此同時,為了打造抗戰紀錄片的經典之作,央視紀錄頻道派出精英團隊,歷時一年多,查閱了海內外所有相關“南僑機工”的文獻史料,遠赴美國、日本、馬來西亞、新加坡以及國內8個省區,採訪到在世的最後15位南僑機工中的14位,首次發現並披露60多分鐘的珍貴彩色膠片和2000多張歷史照片……這些豐富而真實的紀錄影像,講述一個您尚未了解的抗戰傳奇。不僅如此,該片在主題上以小見大,用戰爭中的小人物,展現整個戰爭的側影,還原戰爭中的具體人性。用看得見摸得著的真實故事,再現那場看似遙遠的戰爭。3200多名南僑機工,現今僅存15名古稀老人,他們親身講述的戰爭故事如陳年的老酒,是0.4%的歲月沉澱。
首映式上,中共昆明市市委常委、副市長關清華在致辭中説:“由央視紀錄頻道精心打造的六集紀錄片《南僑機工》,是一部壯烈的華僑抗戰史,更是由若干個感人肺腑、催人淚下的故事構建起來的情感篇章!”
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説:“看過紀錄片《南僑機工》的成片,我的內心受到了強烈震撼! 正如片中結尾所言:‘每一個為了這個國家奉獻過青春和熱血的人,都應該被歷史牢牢地記住’,紀錄頻道也將一如既往地用鮮活的影像銘記曾為這個國家奉獻出一切的英雄!”
馬來西亞檳城孫中山協會會長、拿督林秋雅在發言中説:“雖然僅僅看到了這部紀錄片的一些片段,但我已深感震撼,今年是南僑機工回國75週年,感謝這部紀錄片讓南僑機工的英勇事跡重現!”
《南僑機工》的解説齊克建先生在首映式現場朗誦了那首感人至深的詩歌《再會吧,南洋》,為他伴唱的正是10名南僑機工的子女後人,他們身著先輩們當初回國抗日時的一身戎裝,高亢而深沉的歌聲感動了現場的每一個人。
該片主創團隊也上臺講述了創作這部紀錄片的初衷與感受。該片的總導演央視紀錄頻道特別節目組的張兵説:“這個片子區別於以往,我們把視角換了一下,不是對著將軍和元帥,而是這些普通的小人物,正是因為他們,我們的抗戰才得以勝利,我們也是通過《南僑機工》這樣一個紀錄片,向所有參加抗戰的勇士們致敬!”
華僑博物院前院長、南僑機工專家陳毅明教授,雲南省檔案館吳強先生看過本片片段後也一致認為,《南僑機工》這部紀錄片一定會喚起人們對戰爭往事的記憶!
首映式現場,南僑機工的四位後人代表向央視紀錄頻道及攝製組贈送一份厚禮,一幅了印有九座紀念豐碑的長卷,這九座豐碑紀念了滇西抗戰、紀念了南橋機工回國抗戰的義舉。
尊敬的南僑機工,現年96歲高齡的羅開瑚老人也親自來到了首映式現場,他的動人演説獲得了台下此起彼伏的掌聲,他説:“當年我們為何要回到中國來,海外那麼好,但是沒有國就沒有家,就是為了回來參加抗日,作為一個國家的人民,我們不應該忘記國家!”
在掌聲中,老機工羅開瑚老人、昆明市副市長阮鳳斌先生、央視紀錄頻道總監劉文、《南僑機工》總導演張兵四人一起啟動了《南僑機工》的啟播儀式。
紀錄片《南僑機工——被遺忘的衛國者》于7月7日,紀念七·七事變七十七週年之際在CCTV-9晚20:00隆重首播!
更多詳情請登錄《南僑機工》官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