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提起以絲綢之路為題材的紀錄片,留存在人們心裏的有兩部經典:由中國中央電視臺和日本放送協會于1980年和2006年兩度攜手完成的《絲綢之路》和《新絲綢之路》。這兩部紀錄片當年播出時,在中日兩國都引起了巨大的轟動。時隔多年,又一部聚焦這條橫亙歐亞大陸之路的紀錄片《絲路,重新開始的旅程》(以下簡稱為《絲路》)橫空出世,又將為觀眾帶來怎樣耳目一新的感受呢?
8月21日,央視紀錄頻道在京舉辦8集紀錄片《絲路》看片會,來自文化界、史學界、傳媒界的嘉賓與紀錄頻道的熱心觀眾一起,分享了該片帶來的欣喜和震撼。
新思路:呈現當下絲路的生機勃勃
與前兩部以絲路為題材的紀錄片不同,央視紀錄頻道最新推出的這部原創大片,將鏡頭對準的是當下新絲路上發生的故事。
“絲路是歷史上最為重要的歐亞經貿通道,幾經興廢。進入新世紀,隨著中國經濟崛起,這條路的沿線也成為全世界經濟增長最快最好的一個區域。”中央電視臺總編輯羅明説,2010年,中央電視臺再一次立項《絲路》,看重的就是絲路所承載的人文價值和社會價值。他説:“節目開始前期調研階段,恰逢央視紀錄頻道成立。中國題材、國際表達,把變化中的中國介紹給世界,這是紀錄頻道的核心訴求。因此新的《絲路》聚焦當下,更關注今天人們身上體現的古老絲路的基因,從這個角度來説,這部片子既是前兩部經典的延續,也是對古老絲路的新讀解和新發現。”
據總導演陳曉卿介紹,史學界的共識是,絲路從來就不是一條固定的有形道路,從古至今,它代表的更是一種精神的力量,生活和穿梭在這條路上的人們,有著美好的夢想、堅定的信念和澎湃不息的動力,這是新《絲路》最想傳遞給觀眾的。他説,劇組仔細研究借鑒了大量的國外現實題材作品,在敘事語態、人物選取方面,都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在正式開拍前,我們的團隊進行了長達一年多的人類學田野調查,收集了大量普通人的真實故事。我們期待,這些接地氣的人物,能引起最廣泛受眾的情感共鳴。”
在路上:幾經風雨拍《絲路》
從2010年5月正式立項到今年8月製作完成,《絲路》劇組度過了1000多個緊張的日子。這個由中青年組成的、20余人的主創團隊,在三年多的時間裏,除了踏遍大半個中國之外,還遠赴吉爾吉斯坦、巴基斯坦、土耳其、阿聯酋、卡塔爾、意大利等國拍攝,從繁華都市到邊遠村落,從秀美江南到茫茫戈壁,都留下了他們的足跡。從劇組在新浪微博開通的《絲路》官方微博中,您能看到他們的拍攝經歷。
在執行總導演李文舉看來,最艱難的一次拍攝,就是在新疆和田地區于闐縣的那次經歷。“我們想要拍攝高山上的採玉人,因為和田玉名聞天下,而絲路上最為重要的流通商品除了絲綢之外,就是玉。”他説,由於採玉地點在海拔4,500米的險峻山間,使得之前的很多影視劇組望而卻步。“我們的大隊人馬走了五天,一段騎毛驢,一段徒步。當時正值8月,我們出發時天氣晴朗,走到半山就開始下雨,再往上下起了冰雹,最後到了山上,居然下雪了!”五天之內經歷了從夏到冬,這讓劇組覺得不可思議,但絲毫沒有撼動他們拍攝的信念。在採玉工人的幫助下,他們生生地把重達70公斤的搖臂拉了上去。這次行動,讓他們獲得了無比珍貴的和田玉開採的鏡頭。拍完後,一位年輕導演就因為高原反應加胃出血,直接住進了醫院。
三年時間,攝製組跋山涉水,總共積累了4萬多分鐘的素材,製作出8集、每集50分鐘的《絲路》。
絲路人:追夢故事打動人心
紀錄片《絲路》共有8集,它是以人的內心動力來講述每一集的內容,開拓、堅守、傳承、跨越……60位個性獨具的主人公,新絲綢之路上的追夢人,用他們的人生軌跡書寫著從亞洲到歐洲,這一萬多公里漫長路途中的精彩傳奇。
他們當中,除了諸宸這樣的著名棋手,絕大部分都是名不見經傳的普通人。既有紮根昭蘇草原學習遊牧文化的重慶人張昱,也有勇闖羅馬時裝界的中國姑娘王詩晴;既有求學西安熱愛中國文化的土耳其小夥阿福,也有移居上海開闢新天地的美國建築師葉格;既有在河南白馬寺建造寺廟的泰國匠人奈,也有在喀喇崑崙公路穿越30年的司機王建平;既有默默無聞堅守崗位的郵遞員老袁,也有立志傳承“達瓦孜”的維族少年阿裏木……他們為了自己的信仰和夢想,為了過上更好的生活努力打拼,用總導演陳曉卿的話來説,“這些普通的個體才是絲路復興的希望”。全片通過進行時態的紀錄,真實展示了這些普通人追求夢想的行動和心路,呈現出一個非凡的絲路,一個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的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