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十城記:溫州 >

聚焦錢流:溫州勞動密集型企業賣勞力時代已過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7日 20:2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CCTV《經濟信息聯播》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經濟信息裏聯播》報道,近日我們欄目一直在關注溫州資本的現狀,溫州中小企業倒閉的個案時有發生,表面看來似乎是錢荒將溫州中小企業逼到了墻角。然而錢荒真的是引發中小企業陷入生存危機的根本原因嗎?最近,我們的記者再次深入溫州進行了一番深入的調查,發現溫州中小企業的生存危機、遠非“錢荒”所致那麼簡單。

  這是溫州市鹿城區的一家大型鞋類出口企業,主攻歐美外貿市場。走進生産車間,熱浪襲人。然而在這樣一個高溫的盛夏裏,企業負責人感受到的卻是來自市場的前所未有的寒意。

  溫州泰馬鞋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先豪告訴記者,48外貿行業現在處於微利的邊緣,(利潤)一直來比較低,也就是在2%-5%之間。

  王先豪説,今年以來,人工成本上漲了至少20%,製鞋的兩大主要原材料皮革、橡膠的漲幅也在20%左右,再加上人民幣不斷升值,三管齊下,致使企業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更讓企業有苦難言的是,生産成本雖然漲了,産品卻沒法提價。

  溫州泰馬鞋業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先豪告訴記者,應該説我們外貿企業前有堵截後有追兵,前面的反傾銷貿易壁壘會有一定壓力,另外東南亞國家印尼製鞋行業發展,出口增加,也會對我們的行業造成一定影響,他們勞動力便宜一點,土地成本低一些。

  採訪結束送記者出門時,王先豪説,他們企業行政樓裏的空調一直到最近幾天持續三十六七度的高溫下才打開。這樣節衣縮食的目的只有一個,竭盡所能降低企業的運營成本,保住微薄的利潤。記者了解到,這家企業現有員工3500名,一年至少可以開工300天,去年全年産值4億元,純利潤不足2000萬元。按照純利潤2000萬元計算,一名員工一天的辛勤工作也僅能為企業換來19元的利潤。微薄的利潤使得越來越多的實業企業喪失信心。

  溫州市智本投資顧問有限公司董事長許永豐告訴記者,我接觸比較多的老闆抱怨,現在辦企業真的不好辦,很多企業不大想辦廠,把廠房租給其他人,收取固定的租金

  採訪中記者了解到,無論外貿還是內銷,溫州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都面臨著利潤微薄難以為繼的艱難局面。溫州市經貿委監測顯示,今年前3個月,該市眼鏡、打火機、制筆、鎖具等35家出口導向型企業銷售産值同比下降7%,利潤同比下降30%左右。這些企業中虧損的佔1/4多,僅三成企業利潤保持增長。行業平均利潤率為3.1%,利潤率超過5%的企業不到10家。隨著人口紅利的減少,以前依靠低工資,低生産要素價格,大把賺取加工錢的日子正在成為歷史。

  溫州老闆追著員工跑 企業四面出擊找方向

  《經濟信息裏聯播》報道,一名工人勞動一天才能貢獻19元的利潤,毫無疑問,隨著東南亞國家廉價勞動力的替代,我們企業以往的勞動力價格優勢早已經一去不復返。“招工貴”,“招工難”,正迫使企業紛紛把製造環節向中西部地區轉移。

  眼下,安徽、河南、四川、重慶等中西部地區省市正成為不少溫州企業關注的焦點,而這些關注都是圍繞著人展開的,首先中西部勞動力豐富,能夠滿足企業用工需求;其次用工成本相對較低。

  奧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滔告訴記者,我們同樣奧康旗下的在溫州和在重慶差20-30%左右,重慶相對來講便宜點,因為生活成本低,在溫州成本高。

  王振滔表示,不同地區相差的這兩三成的成本中,用工成本佔了大部分。以普工為例,溫州的普工工資每月至少在1500元左右,廣州1200元左右,中西部只需要1000元,技術工的工資相差得就更多了。

  奧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滔告訴記者,一般的鞋子,(成本)廣東跟溫州是差不多的,福建跟重慶比溫州的成本要低,一雙鞋子要低3-5塊錢,看起來很小,因為我們量很大,如果一雙鞋子差一塊錢,奧康一年2000萬雙鞋子,這個量很大

  溫州最大的特點是産業集群式發展,然而溫州曾經充分利用的制度優勢已經消失殆盡。

  溫州市經濟學會會長馬津龍告訴記者,隨著要素供給結構的變化,市場結構的變化,實際上市有些産業可能會走向衰落。

  奧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滔告訴記者,一開始起步低的時候都是一些勞動力密集型産業,鞋服電器等等,在做的時候沒有考慮到長期的規劃,只能賺到微薄的一點錢,突然發現時代一變想跳跳不了。

  目前,溫州一些産業集群的衰落可以總結為以下幾種類型,一些産業集群由於溫州的要素成本較高而失去價格競爭優勢,例如塑料編織業;一些産業集群由於環境代價太高而面臨整治,例如製革業;一些産業集群由於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而在國際市場遭遇技術壁壘,例如打火機業;一些産業集群由於未能控制産業制高點的而缺乏品牌競爭力,例如剃鬚刀業。

  溫州市經濟學會會長馬津龍告訴記者,很多企業早就在尋找出路,只是溫州前些年炒股的造船的炒房的也好,實際上也是産業結構調整中尋找一些新的機會,當時認為哪個比較好進入了那個産業。

  溫州企業盲目擴張兼營 暴利行業“笑裏藏刀”

  《經濟信息裏聯播》報道,今年以來溫州的江南皮革、三旗集團、波特曼、港尚記等相繼倒閉,最近又有一家天石電子公司倒閉。這些企業的倒閉讓人們把目光集中在溫州,不難發現,儘管這些倒閉的企業規模、行業都各不相同,但都有一個共同特點,那就是最終倒在資金鏈斷裂上。那麼他們的錢究竟都花到哪去了呢,瘋狂地擴張、無序的轉型為溫州企業帶來了一線生機還是頭破血流呢?

  隨著越來越多破産企業的細節被公開,外界更清晰地看到了這些曾經輝煌的企業倒在何處,那就是不切實際的擴張成為企業的致命傷。三旗集團:原以電纜為主業,在貨幣政策寬鬆期間,這家企業頻頻投資房地産、釀酒等多行業。2006年以來投入固定資産累計超過1億元,但是各個投資項目産出並不大。資金鏈斷裂。天石電子:生産環節上的某一重要手續一直未獲批,導致銀行對其部分信貸資金進行壓縮,公司使用了其他一些非正規的融資手段,造成該公司資金鏈斷裂。霸力集團:原以製鞋為主業。2009年起南下廣西開礦,先後將數千萬元砸在了礦上,最終資不抵債、老總外逃。

  奧康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王振滔告訴記者,這些老闆我都知道,做過其他的,曾經荒了好幾年,不斷覺得一山還有一山高,換來換去,沒有持之以恒地把主業做下去。

  股市!樓市!礦産!投資品!這些項目在溫州市經濟學會會長馬津龍看來,都是一些暴利行業,背後掩藏著巨大的政策和市場風險。不少企業就是由於沒有看到這樣的風險,摔了跟頭。

  溫州市經濟學會會長馬津龍告訴記者,這種特定的機會某些領域進去能夠大撈一把的機會是不成熟的市場有的,隨著經濟越來越成熟,機會有的,暴力的機會越來越少,一定要實實在在地做企業。

  溫州: 大企業二次創業小企業“微調”

  我們對於溫州企業的困境有了更深的了解,一方面缺錢,另一方面,更重要的是,溫州的企業已經意識到,廉價成本的時代已經過去,而我們以前仰仗的低成本操作方式,已經不適應經濟的發展,當成本沒有優勢的時候,我們的企業將倚靠什麼呢?

  企業轉型,我們也不是第一天説起,但是在真正運行起來的時候,我們才知道這其中需要花費多大的力氣,需要有多少再生的痛苦經歷,在溫州,已經有一些企業在陣痛中摸索出轉型的路徑,他們的經歷,或許也將對很多面臨同樣境遇的企業有所警示。

  調查中記者發現,現在一些有實力的企業開始發展新興的高科技産業,從産品的高附加值中實現盈利。諸建平現在的身份是溫州聚光科技的董事長,企業生産高技術含量的LED(發光二極管)照明設備。在2006年以前,諸建平的是做鞋的。

  浙江聚光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諸建平告訴記者,我們這個行業(製鞋)是勞動密集型,包括國外市場的競爭,貨幣的波動,一系列的原因,所以我們鞋廠在正常運作,06年就有了轉型的念頭:

  學習機電的專業背景讓諸建平最終選中了LED領域,他把鞋廠交給妻子打理,自己則埋頭于LED産品的研發生産,五年來共投資了一億元,而這些幾乎全部來源於鞋業的利潤。此外,低壓電器生産企業正泰進軍太陽能,華儀電氣轉頭風能,一批溫州的實力企業正在掀起二次創業潮。有實力的企業可以大刀闊斧進軍新的領域,那些實力尚小的企業又該怎麼辦呢?做了25年剃鬚刀加工的周國新找到了一條出路,轉做利潤空間更大的足療設備,依舊是加工業,不同的是這次他決定不再做簡單的代工,他要打出自己的品牌。

  浙江日峰電器有限公司董事長周國新告訴記者,代加工呢應該説體力,賣勞動力呢51‘35你給人家做,老是給人家做兒子做孫子,做自己的品牌雖然辛苦一點,但是值得.。

  周國新把自己的足療設備生産廠設在了距離溫州120公里左右,地價相對便宜的麗水市。在企業本部記者注意到,五條剃鬚刀生産線僅有不足三條在維持運作。原來,一台足療器的利潤能抵得上數十把剃鬚刀。現在的剃鬚刀單子,周國新只挑利潤空間大的做。他告訴記者,歐美的單子我們做,中東的單子利潤少我們就不做了。

  也有專家認為,對於小企業來説,除了可以發揮船小好調頭的優勢靈活控制産品生産外,在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下,小企業應該走專業化道路,為大企業做配套服務,參與大中企業的價值鏈分工中去,分得一杯羹,而不是一味地和大企業在同一水平上進行競爭。

分享到: 新華微博

熱詞:

  • 溫州
  • 勞動密集型企業
  • 勞力時代
  • 人口紅利
  • 聚焦錢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