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十城記:杭州 >

一戶杭州家庭的十年居住變遷史

發佈時間:2011年12月08日 11:2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都市快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再過一個多星期,中國男足即將迎來2014年巴西世界盃預選賽的關鍵一戰。作為資深球迷的董磊(化名),將在他位於萬科良渚文化村的新家,欣賞這場激烈的比賽。

  十年前的2001年10月,中國男足第一次殺入了世界盃決賽圈。大學畢業不久的董磊在自己的房間裏,見證了這歷史性的一刻。沒過多久,他進行了人生的第一次搬家,也開啟了屬於他的十年居住變遷史。

  而這十年,正是杭州樓市高速發展的一個年代。記者 邵崢怡 攝影 徐瀟哲

  2001年

  青年路的二手房

  才賣4000元/平方米

  董磊的第一套房子位於杭州上城區的青年路,絕對的繁華地段。

  “當時大學畢業兩年多,想著要過獨立的生活。不瞞你説,那時看房子眼睛就盯著市中心的那點兒範圍,稍微遠一點就嫌不方便。”

  自己的積蓄加上父母的資助,董磊按揭買下了這套30多平方米的一室一廳,單價4000多一點,總價16萬元。“這個價格在當時並不算便宜,一個可以橫向比較的例子是:我同事當年在城西買了一套房子,2300元一平方米,我們還笑他,去那麼遠的地方幹什麼。”

  當時的二手房首付普遍是三成,董磊付了5萬元,住進了新家。“説實話,當年按揭還是個新玩意,也不敢欠銀行太久,就貸了5年。我算是杭州最早一批‘房奴’了。”

  這一住,就是四年,直到2005年。

  2005年

  小區裏有個大公園

  這四年裏,董磊的個人情況發生了變化,他交了女朋友,經過了戀愛長跑,還準備結婚了。

  同時在變的還有杭州樓市。“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杭州人,那幾年一個最深刻的感受是,很多以前從來沒聽到過的區域開始頻繁地出現在生活中,什麼濱江、蔣村、三墩等等。”

  這些地方董磊基本上沒有去過,但那個時候,他已經關注到杭州每年要舉辦兩次的房交會。在展會上,董磊發現這些新興區域的房子越來越多,還有些房子的類型他以前聽都沒有聽到過,像什麼LOFT、排屋等等。

  董磊決定,要換套新房子,再結婚。

  最初,董磊還是想在市中心買房,但那個時候,市中心的樓盤並不多,而且幾個稍好的價格都上了萬元。去遠一點,又不方便,董磊猶豫了。

  真正促使董磊下決心的正是當初那個在城西買了房子的同事。2005年,這個同事要去上海發展,轉手賣了房子,6000多元一平方米。“我們當時都驚呆了,也就是那時,我們明白,房子的升值空間遠遠超過想象。”

  幾番比較之後,董磊最終把目光落在了三墩,他看中了一個新建小區的一套二手房,5000多元一平方米。“雖説是二手房,但前面那個房東基本上沒怎麼住,也算是次新房了。”

  搬家那天,董磊發現,小區裏還有個偌大的公園,有噴水池、魚池,與他之前所住的房子截然不同。

  董磊深深覺得,他的生活要被改變了。

  2011年

  搬進大自然的新家

  又過了四年,到了2009年,董磊已成了一個孩子的父親,三墩的家也開始變得略顯跼踀,他又開始動起換房的念頭。

  這幾年裏,更多的居住板塊開始涌現,橋西、申花、良渚等都以組團的形式向購房者伸出熱情的雙手。這個時候的董磊,眼光已不僅僅局限在主城區。

  “幾年下來,我深深體會到,只要一個板塊成熟了,房子就會大大升值,三墩的房子也翻了好幾倍。不過,我也感受到了樓市與宏觀經濟結合的緊密,一旦有什麼政策出臺,整個市場的冷暖變化就很大。”

  這次換房,董磊有兩個原則:一是一定要買新房;二是小區環境一定要好。

  幾番比較下來,董磊選擇了良渚文化村,並在2009年末下了單。“小區的環境老婆和孩子都很喜歡,有山有水,就像整個家都安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我則看中了這裡的居住氛圍。我喜歡讀書,這裡還有讀書會,很適合我。”

  如今的董磊,只有一個心願:在新家裏,親眼見證中國男足踢出漂亮的比賽,進軍巴西。

熱詞:

  • 杭州
  • 家庭
  • 十年
  • 居住變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