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公司調查:綠城中國“被破産”調查 >

綠城傷不起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02日 09:38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第一財經週刊》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在房産調控政策的強壓之下,

  綠城再度面臨資金鏈失控危險。

  這一次,

  習慣於大躍進的綠城

  還能找回2009年的好運氣嗎?

  綠城中國深陷資金鏈瀕臨斷裂傳聞。自“海航以30億元求購綠城”的消息傳出後,業界又瘋傳“銀監會調查綠城有關信託項目”;9月28日,綠城被認為“將主動退市”;到了10月初,綠城放言“大不了一降到底,退出房地産界”。在不到半個月的時間裏,綠城中國的總市值蒸發了30億元。

  資金緊張是一個不爭的事實。按綠城中國2011年的半年報,截至2011年6月30日,綠城有現金及銀行存款人民幣97.46億元,總借貸人民幣約350億元,凈資産負債率達163.2%。綠城成為大型開發商中負債率最高的企業。

  各種“大躍進”貫穿了綠城的公司發展史。綠城中國執行總經理曹舟南認為正是高負債率的發展模式使綠城發展至如今的規模。綠城中國的創始人、董事長宋衛平,素來膽大激進,被視為房地産業內賭徒。

  在此前的兩次宏觀調控中,綠城都憑藉好運氣化險為夷。最戲劇性的一次豪賭發生在2009年。當年5月4日,一筆即將到期的4億美元的高息債務,將綠城逼進破産清算的危局。最終綠城通過發行20億元的信託計劃獲取資金,躲過這劫。但有關綠城資金鏈斷裂的傳言,仍然四處流傳。

  恰恰在這個月,蕭條的房地産市場發生了大逆轉,各地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穩定樓市的政策。這些利好信息開始在2009年5月的市場銷售行情中得到體現。綠城因為擁有大量的可售資源,成為最大的受益者之一。僅第四季度,綠城就賣出229億。至此,年初還瀕臨破産的綠城,卻在這一年年底一躍成為全國亞軍,僅次於萬科。

  此後,宋衛平變得更加豪放。他四處出擊,屢屢高價拿地。在借債方面,宋衛平也更是大膽。根據公開數據統計,綠城集團尚在運行中的信託計劃有14款,公佈募集規模累積約85億元,集團在工商銀行、建設銀行及農業銀行的貸款,都分別有十幾億元的規模。

  但是,從2010年9月開始的宏觀調控,打亂了綠城的步伐。綠城所重點佈局的區域,如杭州、北京、上海、南京等,都是限購城市。雪上加霜的是,綠城的項目定位在高端住宅,而這部分消費群體恰恰是政策限購的對象,這直接導致綠城無法效倣定位中低端的開發商採取“以價換量”的策略。受困於此,綠城的項目開始賣不動了。

  一度,綠城希望通過業務轉型戰略,用合作、代建和拓展新業務等輕資産的發展模式,保持公司未來凈利潤的穩定增長。但無奈的是,房地産調控反而不斷升級,限購城市越來越多。

  按標準普爾針對中國房地産企業的壓力測試報告,如果2012年的銷售額同比下降10%,有6家企業的流動性將陷入疲軟—入不敷出,並出現難以償付短期負債的風險。如果下降幅度進一步拉升于30%,流動性壓力將變得更加嚴峻。而這6家企業中便包括綠城。

  值得慶倖的是,2008年綠城瀕臨破産清算的事件至今還未重演。宋衛平聲稱,現在綠城沒有拖欠地價款,如果能繼續按新的發展模式運轉下去,“綠城一點問題都沒有”。

熱詞:

  • 綠城集團
  • 大躍進
  • 主動退市
  • 2009年
  • 宋衛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