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購物卡實名制調查 >

購物卡實名制引發多方關注 商家很緊張黃牛很抓狂(圖)

發佈時間:2011年05月30日 10: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華媒網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黃牛黨漫畫 網絡圖片


  日前,國務院轉發了《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對商業預付卡進行嚴格管理,希望通過實名制剎住購物卡腐敗。2011年5月26日,記者調查發現,新規顯然已觸動了廈門商業企業的敏感神經,多稱勢必影響售卡;而倒卡的黃牛們更是“抓狂”,有的甚至已經開始考慮轉行了;相比之下,市民則大多反應冷淡,普遍認為購物卡新政難剎不正之風,對其效果不抱太大期望。

  黃牛很受傷

  看來得考慮轉行了

  對於剛頒布購物卡實名制登記制度,最敏感的是那些購物卡黃牛黨。

  “看來得轉行了!”多年來通過廈門小魚網收卡和賣卡的陳先生,在看到國務院這則新規後重重地呼了一口氣。

  “實名制新規實行後,可能就不能像現在這樣自由買賣了,因為購物卡更名對於買賣雙方來説都是很頭疼的事情。”陳先生表示,新規出臺對收卡影響不大,但倒卡生意肯定不好做了,估計很快收卡的價格就會下跌。

  陳先生就靠著買賣購物卡謀生,並且還收益不錯。一般他會先在網上發帖收卡,在網上談好交易的價格和地點後在線下進行現金交易,然後又通過網絡以比買進價高一些的價格把購物卡轉手倒出。

  “最少也有3%-5%的收益,遇到量大的賣家,有時候會有10%的利潤空間。網上收卡一般9折就能買到,量大可以打到8.5折,轉手出去的一般能賣到9.5折甚至9.8折。”陳先生告訴記者,有時候用購物卡買電器,用9.8折卡,直接就是便宜2%,對於售價動輒上千的電器買家來説,這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據陳先生透露,僅在廈門小魚社區網站上,向他這樣把倒購物卡當成職業的,就不在少數。

  商場很緊張

  售卡會受嚴重影響

  在很多廈門商場人士看來,由於特有的“中秋博餅”風俗的存在,購物卡在廈門的發行數量和發行熱度堪稱國內之最。

  “單中秋節前後一個月左右的時間裏,有些超市發行的博餅卡或購物卡金額就能有幾億元之多。”廈門一超市人士透露:購物卡發行量最大的要數天虹卡和夏商卡,買天虹卡的以企業和個人居多,買夏商卡的則以行政單位或國有企業居多。

  對於國務院剛剛發佈的新規,接受記者採訪的商家大多認為 “對售卡影響很大”,也有部分商家表示 “這個話題現在很敏感,不便發言”。

  “今天我們還和廈門市相關領導見過,就是討論購物卡的事情。”家樂福相關人員昨日告訴記者:其實,現在廈門市場上的購物卡銷售都有登記,但是並沒有對客戶身份和單位的真實性進行核實。此外,還有單位購買後使用者和購買者不一致也是個問題。因此,現在家樂福也只能按照國家規定做好準備,實際操作還要等操作細則出臺再説。

  而夏商集團的一位人士則表示擔心,“購物卡發行肯定會受到嚴重影響”。

  不過,或許是國務院新規的實施細則目前尚未配套公佈的原因,昨日記者以消費者的身份諮詢了廈門多家商場的購物卡發行部門,所有商場均表示,購買購物卡仍可用現金或刷卡、銀行轉賬,無需提供任何證件。面額最小的是100元,上則不封頂,面額可以根據客人的需要充值,想充多少就充多少。

  市民很淡然

  實名難“卡”住腐敗

  國家出臺《關於規範商業預付卡管理的意見》的目的,是希望通過實名制剎住購物卡腐敗。不過,記者昨日隨機採訪多位廈門市民發現,公眾對新政實施效果並不抱太大期望。

  “新規只對購卡人"實名",而不對用卡人"實名",腐敗現象難以治本。”在廈門某媒體工作的鍾先生認為,將不記名商業預付卡面值定為1000元以下,很難取得實際效果,因為購物卡本來就很少有超過1000元的,而且購卡人完全可以把以往的一張大額卡,變成多張1000元以下的卡,規避政策。比如,試圖行賄的購卡者為了規避可能被查獲的風險,完全可以將一張萬元卡拆分成10張千元卡。

  另外,新政要求,單位一次性購卡金額達5000元(含)以上或個人一次性購卡金額達5萬元(含)以上的,通過銀行轉賬方式購買,不得使用現金。某超市負責人表示,如果客戶不願意轉賬,可以分多筆用現金支付,“每筆都小于要求的數目不就得了?”

  “這一制度的初衷是預防腐敗,但效果只怕不會盡如人意。”市民余小姐則表示:如果一個人非得給人送禮的話,不能送購物卡,他可以送現金或者實物。還是多出點治本之策好,頭疼醫頭、腳疼醫腳,解決不了根本問題。但管總比不管好。

  有商場人士建議,實名制應貫穿購物卡的辦理與使用整個環節,必須誰辦理、誰使用。如果轉讓,必須進行登記備案。要使購物卡與身份證一起使用,才能有效刷卡。只有對購物卡權屬實行全過程動態監管,才能從源頭上防止購物卡變為不正之風的工具。來源東南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