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財經熱點觀察:分紅強制不如強化 >

強制分紅 或許只是看上去很美

發佈時間:2011年11月20日 12:31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證券市場紅週刊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紅週刊(博客,微博)》作者 承承

  新官上任三把火。證監會新主席郭樹清上任的第一把火就直指多年來一直糾結投資者的上市公司分紅一事,制定並出臺了上市公司分紅改革新政,要求上市公司完善分紅政策及其決策機制,並從新股上市做起。

  近年來,上市公司分紅佔比呈增加態勢

  關於上市公司實施分紅的具體情況,數據統計顯示,自1990年至2011年三季度末,A股已累計完成現金分紅總額約1.842萬億元,佔21年來上市公司實際募資4.45萬億元的41.39%。簡單看來,分紅總額和佔比並不小。

  但實際上,在1990年至2000年末,A股累計募資5672.63億元,共實現分紅1012.85億,分紅累積總數僅佔募資總數的17.86%,這體現出上市公司分紅意願明顯不足。近年來,隨著證監會要求上市公司分紅的相關政策陸續出臺,上市公司現金分紅的穩定性、回報率、分紅意願才有了長足進步,特別是在2008年8月,證監會出臺了《關於修改上市公司現金分紅若干規定的決定》,將關於上市公司分紅規定由“最近三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二十”修改為:“最近三年以現金或股票方式累計分配的利潤不少於最近三年實現的年均可分配利潤的百分之三十”以來,並規定分紅不達標者不允許再融資的約束下,分紅的上市公司佔比才有了真正的提高。數據顯示,自2001年以來,分紅公司家數佔比由原來30%左右已提高到2008年的53.2%、2009年的55.36%和2010年的61.05%。

  個股股息率跑不過一年期定存,更跑不過CPI

  從表面看,多年來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都曾實現過不定期分紅,未實現分紅的僅僅數百家而已,但從股東的實際收益看,股息率卻多年一直維持在低位。數據顯示,在2001年前,A股整體股息率一直維持在0.2%以下,直到2001年以後才逐漸有所抬升,2006、2007年上市公司的平均股息收益率開始突破了1%,但最近三年因全球經濟的不景氣,上市公司盈利能力有所下降,股息率重新下滑至1%以下,僅有0.93%、0.46%和0.55%。

  以上市公司分紅最多的2010年來看,1246家上市公司分紅近5000億元,佔全年上市公司凈利潤的28%。具體到個股,年度分紅總額佔公司年度凈利潤總額30%以上的有673家,但分紅多並不代表這些公司的股息率(股息率=股息/股票買入價100%)也很高,事實上的結果並不容樂觀。在2010年分紅排名最多的前100位上市公司中,股息率僅有41家超過了2%,而能夠超過一年期定存利率3.25%的只有15家,跑贏或持平于同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4.7%的,僅有福耀玻璃5.56%、寧滬高速5.42%、廣發證券4.7%。整體來看,2010年已分紅公司的平均股息率為0.9%,折合全部A股僅有0.55%。

  與此同時,2010年上市公司整體凈利潤卻能夠實現39%的增長,未分配利潤總額達到33%的增長,甚至有近600家公司的留存未分配利潤已超過其所支付的股利十倍以上,像大連三壘、省廣股份、英力特、國統股份、常寶股份、紫鑫藥業等公司留存的未分配利潤甚至已達到了100倍以上,這表明多數公司雖然進行了一定比例的分紅,但更多的公司仍選擇將絕大多數利潤保留在上市公司內部,而不願意掏出真金白銀去進行現金分紅,不拿現金採取送轉股實現分紅的方式是上市公司最樂意的事。

  不容置疑,證監會強制上市公司分紅的出發點是好的,本著為投資者利益考慮,推動上市公司以現金分紅回報投資者,為長期價值投資者贏得基本應得收益,但這對於二級市場上中小股民來説,微弱的分紅恐怕僅僅是杯水車薪,想一想有誰能夠以原始股價格買入並能長期持有至終老?正如上文所述,股息率連定期存準利率都跑不過,更別説是跑贏CPI了,而依靠股息率來保值或達到增值目的,那簡單是癡人説夢。

  中小板、創業板個股更願分紅

  在最近幾年,A股現金分紅大戶主要集中在中字頭大盤股中,如集中在一些銀行股、“兩桶油”和部分央企中,其股本大小動軋數十億或百億以上,對於這些公司而言,大面積轉增股本能力已經非常弱了,選擇用現金分紅可能是其回報投資者的最佳方式。

  但事實從每股紅利看,分紅最多的則不一定就是這些央企或金融股。如在2010年,每股分紅最多的貴州茅臺、海普瑞、中瑞思創、羅萊家紡等就不是央企或金融股,這其中既有股本巨大的茅臺,也有股本超小的中瑞思創,他們共同的特點是:盈利能力相當出眾,絕大部分公司能夠實現每年業績的同比增長。

  從前文分紅邏輯看,主板公司因轉增股本能力弱,現金分紅意願應該要強于中小板或創業板的,但從最近幾年分紅公司隸屬看,中小板、創業板公司因其高成長性,實現現金分紅的比例明顯比主板公司強烈。數據顯示,在2008~2010年間,中小板、創業板的現金分紅公司佔比分別為77.29%、79%、80.87%。而主板分紅公司佔比則分別為48.22%、48.94%、51.77%。

  市場表現,現金分紅往往不如高送轉

  在二級市場上,國內投資者其實並不關心上市公司分不分紅或分多少紅,因為分紅多少並不是決定股價漲跌的根本原因,而不掏錢的高送轉卻往往是推動股價上漲的重要原因之一,畢竟在二級市場上,投資者(或曰投機者)炒的並不僅僅是紅利,更多的是價差。

  據《紅週刊》提取2008、2009、2010年這3年上市公司分紅情況看(見附表),在這3年中,上市公司選擇分紅佔比都超過了50%,其中2010年超過了61%。僅從2010年情況看,1246家上市公司分紅總額近5000億元,佔全年上市公司凈利潤的28%,有38家公司分紅甚至超過了公司全年的凈利潤。但從二級市場股價表現來看,投資者並未享受到上市公司凈利增長或分紅增長帶來的喜悅,只有74.88%的個股跑贏了同期大盤。如考慮正收益情況,則下降至55.86%。

  在2010年分紅最大前100隻個股中,能夠實現上漲的有37家,跑贏同期大盤的有54家;而從股息率角度看,股息率最大的前100家公司能夠實現上漲的僅有32家,跑贏同期大盤的有55家,股息最高的福耀玻璃下跌了30.32%,寧滬高速下跌了2.85%。

  從附表中還可以看到,在這3年中,現金分紅股與未分紅跑贏大盤的概率大致相當,而那些能夠實現10送7以上的個股,3年中卻有2年的表現強于現金分紅和未分紅股。據此,簡單認為在一年時間週期中,個股分不分紅並不是決定其股價走好的決定因素,往往年度超級牛股的誕生不是由自身分不分紅決定的,更多的可能是重組因素帶來的想像空間,如2008年的中福實業、三安光電,2009年的順發恒業、廣弘控股,2010年的恒逸石化等都因重組飆漲而不是分紅。

熱詞:

  • 上市公司
  • 英力特
  • 股息率
  • 金融股
  • 現金分紅
  • 銀行股
  • 2010年
  • 新股上市
  • 大盤
  • A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