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2012博鰲亞洲論壇 >
新華網海南博鰲4月2日電(記者王希、何宗渝、夏冠男)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2日出席博鰲亞洲論壇2012年年會併發表主旨演講,就當前亞洲地區和世界經濟形勢作出判斷和論述,對加強亞洲國家合作提出五點建議。
此間專家分析認為,講話向外界傳遞了建設一個開放、團結、和平、和諧亞洲的清晰信號,表達了中國願與亞洲各國一道,共同推動亞洲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願望。
亞洲的發展機遇多於挑戰
目前亞洲經濟總量已佔世界的30%以上,亞洲經濟增長對世界的貢獻率超過30%。
李克強在講話中説,這次國際金融危機中,亞洲經濟率先復蘇,呈現出比較好的基本面。他表示,亞洲成為全球新興經濟體最為集中的地區,後發優勢和發展潛能進一步展現。
國家發展改革委學術委員會秘書長張燕生表示,當前世界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呈現“雙速增長”格局,即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發展舉步維艱,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經濟發展較強勁,其中亞洲成為世界經濟最活躍的地區。
中遠集團董事長魏家福説,隨著亞洲經濟的快速增長,亞洲正在世界範圍內發揮越來越大的作用和影響力,這對全球的平衡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當前,亞洲許多國家發展水平總體較低,發展的道路並非平坦,成長中的煩惱也不少,這是李克強對當前亞洲經濟形勢作出的清醒判斷。他同時強調説,亞洲的發展,機遇和挑戰並存,希望和困難同在,但機遇多於挑戰,困難可以克服。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總經濟師陳文玲説,亞洲國家雖然發展很快,但自身也遇到了經濟發展不平衡、資源環境約束上升、通貨膨脹、就業壓力等諸多問題。
她表示,當今世界正處於大調整、大變革中,無論是發展中國家還是發達國家都面臨轉變經濟發展方式、選擇發展道路的問題。在這一背景下,亞洲要獲得可持續發展,就要加快自身的改革和創新,唯有如此,亞洲才不會在整個世界經濟尋求突破的過程中掉隊。
促進團結和諧 堅持和平發展
李克強指出,促進團結和諧是亞洲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有力保障,堅持和平發展是亞洲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石。他表示,中國願與亞洲各國一道,凝聚共識,攜手努力,應對挑戰,戰勝困難,共同推動亞洲健康與可持續發展。
國務院研究室綜合研究司副司長范必説,亞洲是一個充滿多樣性而又富有活力的地區,在政治制度、經濟模式、文化傳統等方面存在較大差異。
“但亞洲國家和地區有一種共同語言,那就是努力發展經濟,加快實現現代化,”范必説,正是基於這一共同點,博鰲亞洲論壇發揮地區性國際組織的優勢,討論亞洲各經濟體共同關心的問題,具有獨特的魅力。
“建設一個更有生氣、更有競爭力的亞洲,符合亞洲國家的根本利益,”陳文玲認為,亞洲整體越有競爭力,亞洲各國和地區從中受益越多,因此亞洲國家應該更多地理解彼此關切,建立合作機制,通過合作實現各國人民共享發展成果。
張燕生表示,進一步推進亞洲國家間的務實合作,如何求同存異、實現戰略互信非常重要,亞洲國家需要以更大的智慧面對現實和歷史的分歧與爭端,更多地通過對話協商解決問題。
2012年博鰲亞洲論壇進入第二個十年。博鰲亞洲論壇秘書長周文重表示,為服務亞洲地區的經濟與社會發展,搭建一個立足亞洲、面向世界的對話平臺,促進各國各地區的各界人士坦誠交流,凝聚共識,加強聯絡,促進合作,正是博鰲亞洲論壇今後的努力方向。
立足內生增長 秉承開放包容
“歐債危機給亞洲各經濟體提出了加強亞洲區域內經濟貿易投資合作的緊迫性,加快對外經濟合作關係多元化的緊迫性”,周文重説,在這樣的經濟形勢和氛圍下,“變革”“轉型”“結構調整”“可持續發展”成為人們關注的重點。
李克強在講話中就促進亞洲健康與可持續發展提出了立足內生增長,秉承開放包容,實現互利共贏,促進團結和諧,堅持和平發展的五點建議。
專家們普遍認為,這些主張客觀分析了亞洲發展的現狀與前景,既立足於亞洲自身發展,也具有開闊的國際視野,不僅契合亞洲國家的發展特徵,也注重將外部發展智慧集納起來為亞洲所用。
亞洲人口約佔全球的45%,人力資源優勢明顯,同時絕大多數國家是發展中國家,內需市場潛力巨大。李克強指出,立足內生增長是亞洲健康與可持續發展的獨特優勢,也是亞洲開放型經濟發展的新趨勢。
魏家福説,著力開拓亞洲內需市場,打造區域“生産-消費”的內循環系統,可以減輕亞洲經濟對外部需求的過度依賴,實現亞洲持續、平衡的增長。
范必説,內生增長、互利共贏、包容並蓄、和平發展等觀點,是一種亞洲各經濟體能夠廣泛接受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思路,對提高抵禦各種風險的能力,促進亞洲經濟健康可持續發展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