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2011夏季達沃斯論壇 >

人民日報:達沃斯升溫“中國熱”

發佈時間:2011年09月14日 21:12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第四十一屆達沃斯論壇30日閉幕。來自全球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2500多名各界精英圍繞“新形勢下的共同準則”這個主題,就新形勢下如何確立全球新經濟秩序和新經濟治理規則展開了深入討論。而隨著中國經濟的崛起和國際影響力的提升,“中國熱”在本次論壇上日益升溫

  “中國元素”越來越熱

  世界經濟論壇主席克勞斯施瓦布説,當今世界已發生根本性變化,全球政治和經濟重心已由西向東,由北向南轉移。

  中國正是這種“新形勢”下的一顆耀眼新星。在此輪金融危機中,中國作為新興經濟體代表,成為帶動全球經濟復蘇的重要引擎,與西方發達國家疲弱的復蘇勢頭形成鮮明對比。在為期五天的討論中,與會者普遍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

  今年達沃斯年會共設四個中國專場論壇,是歷年來最多的一次。26日上午,本屆年會首個時段的活動中就有一個名為“洞察中國”的分論壇,27日下午,舉行“中國對全球貿易和增長的影響”的分論壇。另外兩場中國專場論壇的主題分別為“中國企業的未來”和“現代中國的新現實”。

  中國遠洋運輸(集團)總公司總裁、“世界經濟論壇”聯席主席魏家福説,論壇參與者有個共識,那就是未來十年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將是引領世界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的重要力量。

  中國將成未來最重要的增長引擎

  年會第一天,人們都會把目光投向全球經濟形勢,希望從與會者的討論中找到未來經濟增長的方向。

  美國經濟學家努裏爾魯比尼在年會首場名為《新經濟形勢是什麼》的研討中,首先肯定了全球經濟正在復蘇,但他把當前的經濟形勢形象地比作是“只盛了一半水的水杯”,有水的一半代表經濟增長相對強勁的新興經濟體,沒水的另一半則代表著經濟復蘇相對乏力的發達經濟體。

  魯比尼警告説,雖然歐元區主權債務危機最近幾週有所緩解,但歐元區的根本問題依然沒有得到解決,危機仍有可能擴散到西班牙,屆時將不是“大而不能倒”,而是“大到無力救”;如果美國嚴重的財政問題得不到糾正,那麼將會出現“火車失事”。

  相比之下,中國的經濟前景仍被普遍看好。

  普華永道董事長丹尼斯納利説:“全球企業首席執行官們對中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很有信心。他們看到在世界經濟下滑的情況下,中國經濟不僅抓住了促進增長的機遇,還表現出了積極的增長勢頭。”

  根據普華永道25日公佈的調查報告,在接受調查的全球1201名企業首席執行官中,39%的人將中國列為未來增長最重要的國家,得票比例最高,隨後依次是美國、巴西和印度,得票率分別為21%、19%和18%。中國、美國和印度同時還被視為是未來原材料和産品最重要的來源地。

  納利強調:“在首席執行官們眼中,中國和其他新興經濟體將是未來真正的增長引擎。”

  “中國贏了,其他國家也贏了”

  27日,在“中國對全球貿易和增長的影響”研討會上,與會者圍繞中國入世十週年這一主題展開熱烈討論。

  商務部部長陳德銘在論壇上説,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當初是一個“勇敢和艱難”的選擇,也是“正確”的選擇,是中國改革開放的重要里程碑,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的十年是和世界分享繁榮和實現共贏的十年。

  “誰贏了?難道是中國贏了,其他國家輸了?難道中國輸了,其他國家贏了?事實是中國贏了,其他國家也贏了,”世貿組織總幹事帕斯卡爾拉米説,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不僅使中國受益,也為世界提供了發展動力和市場機遇。

  通過連續多年的高速發展,中國已成為世界最大工業産品生産國和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拉米特別強調,中國以此為契機,成功帶領數億人擺脫貧困,在減貧方面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此外,加入世貿組織還使中國獲得了市場準入、貿易爭端解決、貿易規則制定等方面的便利,也增強了外國投資者對中國的信心,幫助中國贏得了大量投資。

  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也符合其他世貿成員的利益。拉米指出,對於其他世貿成員來説,中國加入世貿組織意味著巨大的市場機遇。一方面,中國工業製成品和農産品進口稅率在發展中國家中處於較低水平。另一方面,過去十年,中國在出口猛增的同時,進口規模也以每年近20%的速度增長。這些都給中國的貿易夥伴帶來了機遇。

  拉米強調,中國在世界貿易中的地位決定了:如果離開中國,世貿組織就不能稱為“世界”貿易組織。

  與此同時,拉米説,中國作為這個貿易體系的一部分,為維護體系的持續穩定提供了重要保障。這一點在危機期間表現尤為明顯,當世界經濟在許多方面經歷嚴重衰退時,貿易體系保持了基本穩定。

  與會者積極為中國發展建言獻策

  雖然與會者普遍對中國經濟充滿信心,但也指出了通脹和房地産泡沫等潛在問題。

  努裏爾魯比尼指出,通脹壓力加劇有可能在新興經濟體及發展中國家引發社會動蕩。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斯蒂格利茨積極向中國“十二五”建言,“在未來五年,中國應當更好地利用儲蓄和外匯儲備,將其用於更好的投資機會,比如提高中國人民的生活質量、投資新興市場、幫助非洲、發展綠色能源等等”。

  匯豐銀行副主席史美倫表示,“十二五”期間,中國各級地方政府還需要改變思維,不能繼續唯GDP(國內生産總值)至上,其職能既需要做漸進的改變,也需要有根本的改變。

  “如果説目前中國還有什麼東西短缺的話,那就是受過職業訓練的商業領袖,我來到中國的目的就在於培養更多人才,向中國企業輸送優秀的商業領袖。”中歐商學院新任院長約翰奎爾奇在論壇期間接受記者專訪時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