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十二五”期間國內發展環境解析 >
發佈時間:2010年11月03日 15:17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人民日報
“十二五”規劃建議提出,要“堅持把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主攻方向”,“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這一定位和航標,給新起點上的中國經濟華麗轉身賦予了深遠內涵,也吹響了“十二五”結構調整攻堅戰的嘹亮號角。
結構調整道遠任重
擴內需促消費、十大産業振興規劃、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淘汰落後和過剩産能等一系列重大經濟政策都緊扣著結構調整的主線
結構調整是一個充滿挑戰的艱難命題,不免要帶來短期增長的“陣痛”;結構調整又是一個刻不容緩的戰略抉擇,它關係到中國經濟社會長遠發展的基石。
回首過往,結構調整的成績單令人欣喜。
改革開放30多年來,中國經濟發展取得了巨大成就。不僅經濟總量迅速擴大,經濟結構也不斷優化。尤其是“十一五”期間,儘管國際金融危機衝擊和罕見重大自然災害輪番襲來,“保增長”壓力前所未有,神州大地奮力調結構的步伐卻一刻也沒有停歇。
數字清晰反映出“十一五”經濟結構之變:2007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第一次超過投資,成為拉動國民經濟“三駕馬車”之首;2009年,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由“十五”末的50.7%上升到52.5%。三次産業結構更加合理,當年中國第三産業增加值佔國內生産總值比重由“十五”末的40.3%上升為43.4%。西部大開發、東北振興、中部崛起等宏大戰略向縱深推進,西部地區經濟增速連續3年高於東部,區域經濟發展格局均衡性進一步提高。
在中國區域經濟學會常務副會長、社科院工經所副所長李平看來,近年的結構調整出現了一些深層次嬗變。他認為,“十一五”期間,市場機制引導結構調整升級的力量有所增強,技術進步推動結構調整升級的作用漸顯,産業向中西部地區轉移的趨向勢不可擋,而以信息産業為代表的新興産業對傳統産業轉型升級的促動力日益提升。
擴內需促消費、十大産業振興規劃、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區域經濟發展規劃、淘汰落後和過剩産能……一系列重大經濟政策都緊扣著結構調整的主線。
瞻望未來,結構調整之路依然道遠任重。
多年的高速發展,我們也付出了很大代價,經濟運行中的結構性矛盾長期累積,發展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的問題日漸顯現。中國投資協會會長張漢亞認為,長期以來,中國經濟增長主要依賴投資、外需拉動,內需不足,消費不旺,經濟增長的動力結構不合理,從而影響了經濟的穩定性。從産業結構看,農業基礎薄弱、工業大而不強、服務業發展滯後,也制約了經濟整體素質的提高。
李平分析,國內工業結構已出現了顯著的重化工業化趨勢,但推進方式具有明顯的粗放型和外延式特點,資源消耗高、環境破壞大。這種粗放式的經濟增長不僅降低了增長的可持續性,還造成了發展與環境的嚴重衝突。此外,城鎮化發展、中西部發展滯後等,都是亟待破解的結構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