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11月18日,中儲糧對外宣傳負責人申雷海表示,中儲糧將直接監管中儲糧下屬企業和直接租賃企業,國家糧食管理系統和農行國家都賦予有監管權,之前都沒有充分發揮擔負起監管責任。在中儲糧總公司作為臨時收儲政策執行主體的前提下,三家共同監管國家的儲備糧。 [ 詳細 ]
我國糧食安全問題歷來為中央和國務院所高度重視。早在1955年,國家就正式建立了以備荒為目的的儲備糧——“甲字糧”,糧食儲備制度開始形成。1962年,國家建立了以備戰為目的的軍用“506糧”。1990年,為解決糧食豐收農民賣糧難問題,國務院決定建立國家專項糧食儲備制度。
國家糧食專項儲備設立的前10年,在一定程度上發揮了支持生産、保障總量基本平衡的作用。但由於原有儲備制度存在政企不分、權責不明的體制缺陷,專項儲備體系運行中出現了諸如賬實不符、陳次糧比重不斷增加、佈局不合理、管理成本過高等一系列問題,難以保證政府宏觀調控糧食市場的意圖得到有效實現。
2000年,中儲糧總公司成立,這家由國資委直接管理的政策性中央企業,其目標是“維護農民利益、維護糧食市場穩定、維護國家糧食安全”。
隨著時間推移,中儲糧在監管方面逐漸暴露出了明顯的缺點。今年9月23日,中央第一巡視組向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反饋了巡視情況,巡視組指出,中儲糧公司內部監督管理不夠嚴格,紀檢監察力量薄弱,基層腐敗案件高發多發,且在日常經營管理方面,有的投資決策不夠科學,安全生産管理存在較多隱患,虛報庫存、摻雜使假等問題時有發生。今年以來,中儲糧接連爆發“轉圈糧”、擅自動用、壓級壓價抬級抬價、違規拆借資金、“小金庫”等監管漏洞和儲備安全方面的問題。在河南分公司“窩案”中,各直屬糧庫被查出的“轉圈糧”就達28億斤,總價值28億多元,直接騙取的國家糧食資金超過7億元。截至目前,在河南分公司已經挖出110名官倉“碩鼠”,其中週口直屬糧庫主任喬建軍涉案達2.37億元。
中儲糧糧庫收儲的糧食大致分為“儲備糧”、“托市糧”和“貿易糧”,這三種糧食雖然價格不一,但在現實中卻沒有明顯界限,之間的轉換存在利潤空間。而喬建軍正是通過與糧商勾結,讓糧商銷售糧庫中的“儲備轉換糧”,或虛報“托市糧”收購數量,騙取國家糧食收購資金和差價補貼。
國家審計署今年5月10日公佈的中儲糧2011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顯示,2008年至2012年,中儲糧總公司本部及部分所屬單位違規挪用政策性糧油貸款14339萬元、滯留政策性糧油補貼資金29813.69萬元,並存在522148.61噸“轉圈糧”。
今年5月31日,中儲糧所屬黑龍江林甸直屬庫發生大火。據中儲糧對事故做出的通報,火災過火倉位共儲存糧食5.14萬噸,直接損失共約307.9萬元。事故調查之後,國家安監總局指出,糧庫安全投入嚴重欠賬。由於火災發生在露天糧垛,該直屬庫倉容不足與國家“對農民余糧應收盡收”的要求之間發生矛盾。也有業內人士指出,直屬庫露天糧垛之所以未按照相關規定轉移,是為了留住補貼。
今年8月,中儲糧托市收購的國儲庫中混入進口菜籽油的消息被曝光。中儲糧最終自查有1477噸進口菜油混入了托市收購的菜籽油中。而中儲糧表示,其目前“還無法通過感官區分進口轉基因油菜籽和國産油菜籽,收購交過來的時候沒有檢測是否是轉基因的技術手段,加工企業也不具備這個能力”,只能靠企業自律。中儲糧總公司作為監管主體,將繼續接受國家有關監管部門的監督檢查,配合有關部門嚴厲查處違反臨儲收購政策、損害國家利益的行為。
國糧局、農行如何監管糧儲
由於中儲糧被賦予負責整個國家糧食收儲的重大使命,所以在政策和資源上佔有很強的優勢,大量糧源因此被控制在中儲糧手裏。雖然國家一直有《糧食流通管理條例》,賦予糧食局主管糧食工作的行政管理職能,但自從國家出臺最低收購價政策後,由於最低收購價是政策性糧食、有補貼,政策性糧食的收購儲存成為糧食企業爭搶的金飯碗,而中儲糧對此項業務擁有最終裁判權,中儲糧有關分公司及直屬企業確定委託收儲庫點名單,同時抄報省級人民政府。中儲糧總公司只將備案的委託收儲庫點名單報送改革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和農業銀行等,地方糧食行政管理和監督職能已明顯弱化。
新的政策出臺後,受委託的收儲企業的收儲貸款監管將由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農業銀行進行監管,農業銀行將行使金融監管權。這也意味著中儲糧不再像往年那樣全權主導國家糧油的收儲,國家糧食管理系統也將被賦予更多實際監管的權力。
中國糧食行業協會負責人表示,這一政策微調,旨在解決中儲糧以往存在的監管不到位、貸款被挪用、用陳糧充頂“轉圈糧”等問題。中儲糧只負責本企業和租賃企業的統貸統還,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農行負責受委託收儲企業的統貸統還,這樣增加了監管力量,也能堵住漏洞。
分析認為,地方糧食行政管理部門、農發行與中儲糧三方對委託收儲庫點實行共同定點、共同組織收購、共同組織驗收、共同監管、共同處理違規行為,共同對本地執行托市政策收購的秋糧的數量、質量、庫存管理及銷售出庫等負責,形成多方管理和監管合力,共同保障政策的落實和儲糧安全。
國家審計署今年5月10日公佈的中儲糧2011年度財務收支審計結果顯示,2008年至2012年,中儲糧總公司本部及部分所屬單位違規挪用政策性糧油貸款14339萬元、滯留政策性糧油補貼資金29813.69萬元,並存在522148.61噸“轉圈糧”。
2008年至2011年,所屬湖南分公司等5家分公司部分直屬庫違反國家關於最低收購價糧和臨時儲備糧競價銷售交易的有關規定,通過出售給關聯企業再回購的方式,將存儲在本庫的522148.61噸臨時儲備糧和最低收購價糧,轉為中央儲備糧或用於對外銷售,從中獲利1702.58萬元。
2011年,中儲糧總公司財務部未經內部審批,在北京農村商業銀行等13家商業銀行開立定期存單,累計資金84.4億元。
[
來源:審計署
]
11月17日,在“落實國家2013年秋糧收購政策”説明中,中儲糧官方稱:這是對以往由中儲糧總公司統貸統還的政策作出較大調整。文件提出完善收儲貸款機制,即在中儲糧總公司作為臨時收儲政策執行主體的前提下,今年將玉米、大豆臨儲收購資金由原來中儲糧總公司統貸統還調整為由收儲企業分別向農業發展銀行貸款。即中儲糧總公司所屬企業及中儲糧租賃庫點,由中儲糧企業向農發行貸款,其他企業分別向農發行貸款。
根據中儲糧、國家糧食局和農業銀行三方確定,今年秋糧收儲委託收儲企業數量為854個,都是地方國有糧食企業。而這次變化的主要原因各部委開始改革行動,也是屬於對過去政策的微調。此前中儲糧臨時收儲政策執行唯一主體,負責對對委託收儲企業進行監管,但是存在監管不到位、貸款被挪用、用陳糧充頂“轉圈糧”等問題。
中儲糧對外宣傳負責人申雷海表示:中儲糧不再統貸統還後,受委託的收儲企業的收儲貸款監管將會由國家糧食行政管理部門和農業銀行進行監管,農業銀行將行使金融監管權。
由於以往中儲糧作為國家糧收儲執行主體,既是政策執行者,又身兼收儲監管權,運動員、裁判員集于一身,存在很大的監管漏洞,出現大量被中儲糧董事長趙雙連要求嚴厲打擊的"轉圈糧"、擅自動用、壓級壓價抬級抬價、違規拆借資金、"小金庫"等管理中的“四害”行為。
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11月19日召開新聞發佈會,宣佈東北秋糧收購即將全面啟動。今年國家玉米、大豆臨時收儲政策在價格水平、倉容利用、貸款方式,以及購銷組織等方面有一些新變化。東北新糧上市後將全面啟動托市收購。
在國家惠農收購價格的吸引下,如何避免農民賣糧井噴出現“排長隊”現象?據悉,為緩解2013年主産區倉容緊張矛盾,中儲糧總公司被允許在委託收儲庫點倉容不足、收儲矛盾比較突出的地區,租賃社會倉容或經國家有關部門批准適當搭建露天儲糧設施。為了解決傳統露天儲糧設施防火標準低、安全隱患大的問題,今年的露天儲糧設施費用標准將由2005年啟用的70元/噸一次性提高到117.35/噸。
此前,國家發改委、財政部、國家糧食局、農業發展銀行聯合發出通知,要求做好2013年秋糧收購工作,規範收儲行為,維護好收購秩序,嚴防出現“打白條”、“轉圈糧”、違反質價政策等問題,確保政策實惠落到農民手中。
中國農業發展銀行22日公佈的數據顯示,年度內該行累計發放化肥儲備貸款214.51億元,支持86家貸款企業收儲1005.6萬噸。截至2013年10月末,農發行化肥儲備貸款全部實現本息“雙結零”。
2012至2013年度,農發行累計發放國家化肥儲備貸款153.84億元,支持收儲704.6萬噸,在充分發揮政策性銀行杠桿作用、配合國家宏觀調控的同時,確保儲備信貸資金投放節奏平穩、入儲佔貸價格合理、風險基本可控。面對國內化肥市場價格持續下跌的不利局面,農發行採取各種有針對性的措施,紮實做好儲備貸款收回工作,20122至2013年度化肥儲備貸款順利完成本息“雙結零”的目標,實現了化肥儲備貸款“放得出、收得回、有效益”。
農業部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糧食生産在去年“九連增”的高起點上,經受了春季東北低溫春澇、西南西北冬春連旱、夏季“南旱北澇”以及東北華北黏蟲、南方水稻“兩遷”害蟲等災害的多重考驗,取得歷史罕見的“十連增”。
歷史數據顯示,2012年我國糧食生産實現了“九連增”,全年糧食産量11791億斤,已連續5年穩定在10500億斤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