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視頻|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央視網 > 經濟 > 黃峻專欄

黃峻:警惕已經存在局部金融危機

發佈時間: 2013年08月01日 16:30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央視網 | 手機看視頻

專欄介紹

黃峻

黃峻

專欄作家

央視網經濟臺專欄作家。中國房地産專業學者,致力於中國的房地産市場與經濟研究。

原標題:

  至去年起,國內外就一直存在一種論調:中國經濟危機到了爆發臨界點,甚至還繪聲繪色描述一番。

  其實,中國事實上已經存在局部的經濟危機:

  我個人認為:中國事實上已經存在局部的經濟危機,在2011年已經開始陷入“流動性陷阱”,産業結構失衡、經濟體制與經濟發展狀況不符,結合全球經濟情況,令這個危機一直揮之不去,中國經濟至今仍在困局裏前行。

  而中國的證券市場,至2008年以來的表現是全球主要經濟體中除希臘外,表現最差的,而美國的資本市場已經恢復並超過了2007年危機時的水平。

  因此,如果結合M2的兩位數高速增長推導GDP小于8%的增長、資本證券市場的強差人意的表現,中國經濟其實近年一直在底部徘徊,在艱難中前行,可以在某個層面上認為是一直在困局中尋找突破。所以,目前中國經濟迫切要面對的是困局如何突破、如何在新的國際經濟環境中尋找經濟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因而管理層才提出要進行經濟體制改革。

  總而言之,目前國內經濟情況與未來發展,最悲觀不外是困局突破問題,還遠沒有到全面性“經濟危機”的階段。但是,情況也非常不容樂觀,如果陷入“流動性陷阱”與經濟困局時間過長,很多因素會發生“量變到質變”,那麼經濟危機全面爆發的風險就會大大增加。

  這些危機,2013年在金融方面表現更為明顯,只是,我更傾向於用“困局”來代替“危機”一詞,因為目前的國內經濟還是局部的危機,沒有到達全面爆發的程度,而且今年管理層開始的大刀闊斧的改革,已經在避免危機全面爆發中迅速産生作用。

  亞太經濟合作會議上管理層承認危機已經存在: 

  我這個觀點,近來得到官方正式的證實:在7月亞太經濟合作組織(簡稱APEC)工商領導人會議上,國務院參事夏斌談到了近期的銀行間流動性危機時,稱中國已經存在事實上的金融危機現象。

  在會上,夏斌坦言:為什麼錢荒?為什麼貨幣這麼多但速度在下降?資金到哪去了?都在裏面低效率的滾。今年5月份企業和居民的債務已經到83萬億左右,如果按照7%的利息計算,每年的利息就需要近6萬億,分攤到每個月需要5000億的利息,企業、地方融資平臺能賺這麼多錢嗎?這就是目前的狀況,所以我們現在要維持合理的、一定的增長速度,除了應該再增加一塊貸款之外,需要增加另外一塊貸款幫助一些破産、倒閉的企業還利息,幫助有些地方融資平臺維持它,他是借了錢還利息,利息不還馬上就不良貸款,新的貸款就不可能再給,項目馬上就停下來了,這就是現在很多的情況,因為時間關係沒法詳細舉例。在國內製造業幾乎都産能過剩,地方融資平臺、地方政府的基礎設施基本有一個大缺口,房地産投資同樣困難重重。

  當前經濟形勢危機已經存在,而要突破困難不少:

  國內大量密集型、高耗能、高污染、低技術含量的産業,正面臨淘汰的危機,但是升級轉型起點很高,實現仍然困難重重。

  (2)很多沿海地區、經濟較發達地區,都在進行整體“産業升級”、“騰籠換鳥”。但是,原有落後産能按照計劃迅速“騰出去”了,高技術産能企業落實到戶非地方政府可以隨心所欲,而且很多地方同時進行招商引資,往往産生互現爭奪資源問題。

  (3)在企業方面,民營企業尤其中小微企業得到實質性扶持仍然不足,尤其是在資金方面,相當部分仍存在中小企業融資難的問題。

  (4)企業與居民負擔的實質稅負仍然過重。雖然部分地區試點“營改增”的稅負改革,但是目前國內大部分仍然存在稅負太高、重復徵收的情況,嚴重障礙了企業發展;而居民的消費(內需),也因為稅負太重同時社會保障沒有完全到位,無法實現告訴增長。

  而近年來連續調控房地産市場,其實都是不斷增加房地産市場的稅負,而最終這些稅負還是增加到消費者身上。長期實施高稅負的樓市,反而嚴重影響房地産市場,乃至整個市場的健康發展。

  (5)證券金融業發展過快,相應的管理與制度跟不上,要完善的地方還很多。近年的證券金融業發展可以説是飛速,由過去屈指可數到現在品種繁多,除了股票,現在到處是PE、各種債券票據、股指期貨、保險理財、理財産品、信託産品、紙黃金紙白銀等等。伴隨製造業,尤其傳統製造業的困局,民間越來越多資本投向這些各種各樣證券金融産品、衍生品,反過來更令製造業危機惡化。

  而另一方面,市場過度投機,新産品發展速度快於管理與制度的完善,也為社會埋下局部經濟危機的種子。近年中國IPO金額舉全球第一,證券市場表現卻全球倒數,這一方面説明管理制度還有很多要完善地方,另一方面也説明中國證券業野蠻生長太快、太亂。

  國內的信貸總額過高。

  目前按照渣打銀行估算:國內信貸總額佔GDP的比重高達214%,最近五年信貸總額每年增長22%,比中國名義GDP增速快很多,為亞洲最快。

  信貸的過快增長,必然會醞釀較高的債務風險。在地方投融資平臺債務被劃分為政府債務的情況下,債務高度集中于非金融企業領域。

  企業杠桿在非銀行金融系統的促進下增長很快,包括信託、委託貸款和貿易融資(銀行承兌匯票等)。同時,截至2012年末,地方政府債務佔GDP的78%,政府部門杠桿已接近危險水平。而地方融資平臺債務未償餘額目前在19萬億-20萬億元左右,約佔GDP的38%,將近財政部國債餘額的一倍。

  下一階段,經濟會怎麼樣?

  相對於一些喜歡“抱怨與教導管理層怎麼管理經濟”的專業人士、專家學者不同,我更傾向於研究這樣管理層會怎麼處理、下一階段怎麼走向。

  因為我們掌握的所有經濟數據,其實都是管理層公佈的,而對於內裏各種各樣的全局性考慮與平衡,我們無法模擬,但是可以非常肯定的是:管理層比我們要清楚的很。所以與其自以為是“教導該怎麼樣”,倒不如認真探討“會怎麼樣”,才有實質性意義,也符合企業、民眾、投資者的切身利益。

  通過近來的管理層的一系列舉措與信號,可以很清晰看出:管理層早就不是去論證是否存在結構性風險、經濟危機,而是一直尋求突破困局、防範危機全面爆發。

  那麼,下一階段的走向:

  中國經濟發展必須要新的動力。中國過去推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出口增長已經放緩,而且受制于國際經濟情況,短期內難以改善;而內需提振,要是沒有完善社會保障體系與減稅減負結合,很難明顯;而投資拉動已經是相當觸目驚心的問題,上述的債務問題,已經是過去依賴投資拉動而透支未來的結果。

  目前推出的城鎮化與經濟升級必然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發展的新動力。

  無論是人類歷史發展規律,還是結合目前國內外經濟狀況的考慮,城鎮化也是中國社會發展、經濟發展的必由之路。而根據國際上城鎮化的歷史參考數據來看,中國目前走的是城鎮化最後階段,會較大提高社會生産力與生産效率,意味著提高整個社會的經濟發展與企業的盈利能力。

  而經濟升級轉型也是中國經濟發展到現在階段必然的選擇,傳統的經濟體制與經濟模式,已經不能符合現在社會的需要與要求,過去讓落後産能與經濟體制、經濟模式賴以生存的客觀環境已經發生重大轉變,原有的産業模式、經濟體制如果不進行升級,必然無法發展甚至生存。

  經濟改革會産生結構性轉變--金融服務業的重大改革:

  在這場其實已經悄然的經濟轉型、改革中,會在國內的産業結構牽起一場重大的改變、改革。

  其實中國國內的經濟結構調整、經濟結構性改革從來沒有停止過,一直都在深化中。而國有企業改革是經濟體制改革的攻堅戰、核心任務之一。
  上一輪的改革主要以製造業、生産業為主的改革,而這次的經濟體制改革,必然是以金融業、服務業為主的改革。

  結合目前國內經濟局部危機的形勢、經濟體制改革的方向,與近來管理層的一些關於金融業的講話,可以看出:接著而來,管理層會借鑒中國在1997年亞洲危機之後的做法(當時人民銀行果斷關閉100多家信託公司、1000多家基金會與證券公司),依法卻舉措堅定地分類處置國內局部存在的金融危機,有針對性安排好對各類合法債務的救助政策。

  那麼,不妨大膽猜想:下一階段,金融服務業會有一場大的整頓與體制改革,證券業(包括基金、理財産品等)的野蠻生長會被嚴格的控制與整治,傳統銀行業會有很多的轉變,服務業的國企改革會加快,傳媒教育等文化産業會迎來一個黃金髮展期。當然,這裡面充滿的大變化的調整,同時也是具有新的機遇。無可否認,中國經濟市場化進程必然要進行突破了。

  而房地産市場,由於2010年開始的調控,令到房地産市場供應量在過去2年大幅度減少,從而導致本輪房地産市場復蘇伴隨著一線城市房價快速向上。

  隨著城鎮化的深入,與大量大型開發商“避險”回歸一線城市,未來反而是三大板塊的2線城市房地産市場更有希望:大量的“避險”回歸,一方面是因為一線城市供不應求暫時的價格上漲,另一方面是“避險”遠離2、3線城市。但是,當2、3線城市供應量在明後年的迅速減少,反而是另一個轉機。當然,我們也必須明白,三大板塊整體目前還是房地産市場最具潛力的地方。

  同時,經濟體制改革,讓民眾會經歷一個變遷期,往往也令社會投資資金對新的形式無法一下子看清,所以,近來很多投資資金轉戰實物黃金、不動産、購入美元歐元,其實也是一種市場變革,大家都扎堆避險看清形式的一種處理方法。

  (本文論述只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媒體立場。轉載請註明作者與出處。)


 

channelId 1 1 1

搜索更多 黃峻 警惕 的新聞

860010-1114010100
1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