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超量醫科生改行,根本原因是現有的醫生培養模式有問題,不適應醫生這一職業的現實要求,邁不過正規醫院的高門檻
據報道,我國各級醫學院校每年招錄的醫學生約有60萬人,最後只有約10萬人能成為醫生。另一方面,卻是中國農村醫生匱乏,按照理想比例,中國至少應配備60萬名全科醫生,但目前只有7.8萬人且素質不容樂觀。
超量醫科生改行,根本原因是現有的醫生培養模式有問題,不適應醫生這一職業的現實要求,邁不過正規醫院的高門檻。醫生這一職業與人的生命健康打交道,責任大如天,要求從事這一職業的人具有精湛的醫術,而精湛的醫術來自長期的經驗積澱及其感悟。現有的醫科生教育模式是重理論輕臨床,沒有足夠的實習基地,醫科生嚴重缺乏實踐經驗,這樣的醫科畢業生豈能被城市的大醫院看上眼?
一方面,超量醫科生進不了正規醫院,另一方面,基層衛生機構缺口很大。北京大學醫學人文研究院一項對380名醫學本科生所作的就業意願調查顯示,八成醫學生希望留在大城市,願意去基層的不足二成。更嚴峻的是農村匱乏全科醫生。多數醫科學生“回避”基層的理由是:練不出好技術,沒有好編制,未來缺乏進步空間。事實上,基層衛生機構最需要全科醫生,即能以門診形式處理常見病、多發病及一般急症的多面手。現在的醫學院對知識點分割很細、很窄,基本不考慮為基層培養全科醫生。也就是説,即使醫學生願意到基層,也難以適應基層的衛生醫療要求,
可見,我們的醫生培養模式必須調整。一方面,對面向正規大醫院的醫學生,實行量少質優培養模式,醫學教育精英化,做到量少質優地有計劃培養。另一方面,面向基層,定向培養全科醫生,保證每個學生學成後都能在基層從醫。還要為基層的醫務人員設計職業規劃,有他們順暢的上升通道,有合理甚至優裕的待遇,吸引更多學生畢業後到基層工作。
(作者單位:大連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