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當下,食品行業面臨着前所未有的挑戰。
一方面,消費者對食品安全越來越重視,政府部門的監管也不斷加強;另一方面,食品行業本身“小、散、亂”的特點,難以較快實現安全保障。
近日,國務院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副司長於軍表示,我國農村各種養殖戶有2億多,銷售企業430多萬家,餐飲單位210多萬家,小作坊、小餐飲、小攤點難以計數,而且生産加工企業十年以下的企業佔80%左右。
即使排除小作坊後的生産加工企業中,中小型的企業仍然佔總數80%左右,普遍存在實力薄弱,技術落後等情況。從歷次食品監管部門的抽檢看,菌落總數超標,是造成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可見,確切地説,食品消毒滅菌技術落後,是食品行業發展的“攔路虎”。
現今,不少食品企業對於消毒滅菌工作,仍然停留在老觀念上,使用老技術。常見的方法有化學試劑消毒滅菌、射線消毒滅菌、幹熱消毒滅菌、濕熱消毒滅菌和過濾除菌等。
這些技術,要麼破壞食品結構、要麼産生二次污染、要麼效果不理想……
有人會説,可以建立“無菌”車間,以解決菌落總數問題。
建設“無菌”車間,確實是好辦法,但是要看到兩點。首先,無菌車間造價不低,不是一般食品企業所能負擔;其次,這只能解決生産環節中的問題。
因為,我們還應看到,由於空氣中微生物可能導致的二次污染,除生産外,儲存、運輸、銷售等各個環節都需要可靠的食品消毒滅菌技術,延長保質期。換言之,食品從生産到銷售的整個過程,若要取得安全保障,必須使用全程動態食品消毒滅菌技術且該技術能在效果上確保“無菌”標準。還有,該技術必須模塊化,能夠滿足儲運、銷售等環節中的特殊空間需要。
環顧全球食品消毒滅菌行業,新一代的食品消毒滅菌技術血統源自德國的NICOLER消毒殺菌技術(國內稱為動態消毒滅菌技術),有效地解決食品安全問題。不論發達國家,甚至尼日利亞等非洲國家,都能發現NICOLER消毒殺菌技術的蹤跡。國內不少食品廠家,抑或單位食堂,都採用該技術製品。該技術製品開機 90分鐘後,沉降菌15 CFU/皿30MIN、空氣潔凈度30萬等級,可讓加工車間低成本達“無菌無塵”標準;確保食品在這些生産環節中受菌落污染影響不超過國家標準。目前很多企業已通過第三方檢測驗證此效果。
據專業人士周立法介紹,該技術工作原理:通過特殊的脈衝信號使得NICOLER發生腔産生逆電效應,生成大量的等離子體。在負壓風機的作用下,空氣中污染空氣被抽進發生腔內,通過NICOLER發生腔時帶負電細菌被分解擊破,整個殺菌過程只需0.1秒,再組合藥物浸漬型活性炭等組件進行二次殺菌過濾,經處理後的潔凈空氣大量快速循環流動,使受控環境保持在“無菌無塵”標準。另外,該技術模塊化設計,能滿足不同空間需要。
楊深博士認為,基於動態消毒滅菌技術的特性和國內的現狀,該技術將顛覆傳統食品消毒滅菌觀念,獲得廣闊的應用,確保食品安全。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在加強監管力度的同時,要幫助企業提高技術水平,有堵有疏,才能真正保障消費者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