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京報訊 (記者蘇曼麗)國家外匯管理局昨天公佈國際收支數據顯示,上半年,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含凈誤差與遺漏,下同)逆差203億美元,其中二季度逆差714億美元,再現資本外流跡象。不過外匯局解釋稱,這不等於外資大規模集中撤離。
數據顯示,第一季度,隨著國際市場環境轉暖,國際資本回流我國,資本和金融項目由2011年第四季度逆差480億美元轉為順差511億美元。第二季度,在國內外因素共同作用下資本和金融項目凈流出714億美元。
外匯局昨天表示,上半年,我國確實出現了一定程度的資本外流,但不等於外資大規模集中撤離。當前外匯形勢變化主要是外匯資産持有從央行轉向境內機構和個人,藏匯於民的過程,外資主動撤離的跡象尚不明顯。
在世界經濟緩慢復蘇、國際金融動蕩加劇的背景下,主要新興市場普遍出現資本外流、儲備減少、本幣貶值。今年以來,人民幣對美元停止單邊升值,並表現一定的貶值趨勢。7月下旬,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在盤中出現了自放寬雙向波動以來的多次跌停,顯示人民幣貶值預期再次升溫。人民幣貶值也導致新增外匯佔款、外匯儲備降低,上半年,我國外匯儲備資産增加636億美元,同比少增77%。這樣的資本外流對中國經濟影響幾何?
外匯局認為,國際收支順差減少、外匯儲備增長放緩符合國家宏觀調控方向,當國際收支、人民幣匯率趨向均衡合理水平後,跨境資本流動有進有出、人民幣匯率有升有降的雙向波動不可避免。“我國經濟增長相對較快、財政狀況良好、貨物貿易持續順差、外匯儲備規模雄厚,且外資主要是穩定性較高的直接投資而非波動性較大的證券投資,能夠承受跨境資本流動的衝擊。”
外匯局表示,只要國內外不發生重大突發事件,全年我國國際收支仍有望實現基本平衡。即使出現資本凈流出,也可以承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