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證券時報記者 范彪
按照《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股票交易實施細則(徵求意見稿)》的意思,ST股和*ST股都將納入到風險警示板,一天只能漲1%,跌則達到5%。業內人士認為,如果這一規定最終定稿,很可能在融資、重組、市場交易等多個方面對市場産生深遠而廣泛的影響。
昨日,ST股的集體跌停直接反映出市場對該政策的強烈反響。之前退市新規更多的是打擊盈利能力差、資産狀況差的公司,而這風險警示新規的殺傷力,是針對整個ST板塊的。很明顯,該政策如果最終得以定稿,打擊最直接的就是ST股。
漲跌幅的差異將直接導致大批投資者對ST板塊喪失興趣,這個板塊的股票交易活躍度、市值極可能出現大面積下滑。這樣一來,以往專炒ST股公司的大戶乃至專業投資公司將會承受巨大的損失。近年來買入了ST天目(600671)等的長城國匯、買入ST長信(600706)的齊能係就是這方面的愛好者。
不過,如果殼公司的市值下降得太多,又可能降低借殼的成本,從而使得借殼重新受到産業資本的重視。ST公司市值大幅下降之後,可能面臨融資的問題,如果只是針對大股東或潛在重組方的資産置換、資産重組,倒正好滿足了産業資本多拿股份的願望,同樣的資産,股價低了,重組對大股東自然划算。但是,對於一些需要對公眾及特定機構進行增發融資的ST公司而言,股價跌幅太大,就會産生為了融資被大幅攤薄股本的問題,一些公司如果主營業務乾淨,則可能選擇摘帽之後再融資。而一些大股東有錢的公司,則可能趁股價低迷,大股東自己拿錢出來參與增發。
ST公司受到遏制之時,與之沾邊的準ST公司也可能被市場拋棄。以往一些盈利能力差、幾乎就是一個空殼的公司,什麼題材熱門就搞什麼,加之股本小,二級市場往往還比較活躍,新的規定會導致這樣的公司也逐步像ST公司中的垃圾股一樣,逐步邁向邊緣化。
當然,短期的政策打壓或許給投資者在ST公司中淘金的機會,一些ST公司可能主營業務比較穩定,公司管理問題也不大,只是因為行業週期或偶然因素被戴上了ST帽子,對於這個公司而言,股價的大跌反而給了投資者機會。
從當前市場整個宏觀形勢來看,新股炒作明顯遭遇高壓。而今,這些政策又直指炒作垃圾股,這些政策如果得到落實,很可能降低市場炒作氣氛,促進市場資金流向盈利能力強、成長性好、公司治理優秀的企業,優秀的企業享受更高的溢價、垃圾公司折價或許會是一個長期過程。
不過,業內人士指出,《上海證券交易所風險警示股票交易實施細則》畢竟只是一個徵求意見稿,ST板塊涉及上市公司家數眾多,涉及的投資者也不少,政策要得到落實,顯然還需要考慮各方的反應與意見,該文件中的核心內容最終是否會有調整也不得而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