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民政部近日正式印發《關於規範基金會行為的若干規定(試行)》。《規定》明確要求,基金會通過募捐,以及為自然災害等突發事件接受的公益捐贈,應當在取得捐贈收入後定期在本組織網站和其他媒體上公佈詳細的收入和支出明細。
民政部民間組織管理局有關負責人表示,《規定》是在現行法律政策基礎上,對基金會等公益組織運作中的一些具體行為的進一步規範。對於違反規定的基金會,登記管理機關可以視情節輕重依法給予基本合格或不合格的年檢結論,有評估等級的可以降低評估等級;情節嚴重的,可以依法給予行政處罰。
據介紹,《規定》進一步加大了基金會的信息披露力度。《規定》明確,基金會需要公佈的明細包括:捐贈收入、直接用於受助人的款物、與所開展的公益項目相關的各項直接運行費用等,在捐贈收入中列支了工作人員工資福利和行政辦公支出的,還應當公佈列支的情況。項目運行週期大於3個月的,每3個月公示1次;所有項目應當在項目結束後進行全面公示。
在基金會接受和使用公益捐贈方面,《規定》特別指出,基金會接受捐贈應當確保公益性。附加對捐贈人構成利益回報條件的贈與和不符合公益性目的的贈與,不應確認為公益捐贈,不得開具捐贈票據。
《規定》還明確,基金會選定公益項目執行方、受益人,應當遵循公開、公正、公平和誠實信用的原則,保護社會公共利益和與項目有關的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基金會不得資助以營利為目的開展的活動。
據了解,近年來,我國基金會的數量和規模快速增長。截至2011年底,我國基金會已有2500個,與2005年相比,6年間基金會的數量翻了一番,平均年增長率達20%。其開展的公益項目涉及教育、社會福利、救災救濟、衛生健康、環保、法律、學術研討和文化體育等多個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