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近日,“三公經費”引發熱議。98個國務院要求公開“三公經費”的部門,已有超過八成向社會“曬”出賬本。
公開,無疑是進步。把政府花錢放入“魚缸”,體現建設透明政府、責任政府的主動選擇和積極姿態。更重要的是,“公開—監督—回應”的互動,能提升公眾對政府的認同和信任,進而促進中國民主政治建設的進步。
正因此,公開帶來的質疑值得珍視。國家人口和計生委是否有必要如此頻繁地出國?水利部近億元的公車費用是否都用在本職工作上?中科院平均每天高達27萬元的接待費用花在了哪兒……回答好這些問題,是公開的本義所在,也是政府部門的職責所在。
公眾對“三公經費”的期待,並非簡單的“少花錢、不花錢”。政府部門正常運行,當然需要各种經費。行政成本的存在本身沒問題,關鍵是這筆賬要明明白白、合情合理。公務出國可以,順便遊山玩水則不應該;吃工作餐也可以,但“我為工作喝茅臺”,公眾肯定不答應。即便“三公經費”是零,也且慢鼓掌——沒準兒,這要麼不作為,能推的推、能拖的拖,該幹的不幹,該查的不查;要麼亂作為,“堤內損失堤外補”,用車、出國、吃飯都找人埋單。前者是懶政,後者是腐敗,公眾都不願看到。
公開“三公經費”引來質疑,有公開內容不夠規範的因素,也有公眾了解不足、隨意揣測的因素。但更應該看到質疑聲浪後的“潛臺詞”:公眾真正看重的是其是否用得合理、花得公正。
“三公經費”,公開只是開始。我們期待相關部門能主動及時地回應公眾質疑,期待政府部門能積極有效地厲行節約,更期待中央部門“三公經費”的首次公開能成為一個契機,推動行政成本走向合理,推動財務制度走向透明。(摘自人民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