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核心數據】上半年,江蘇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現金收入,扣除物價因素,同比分別增長10.6%和11.3%;而同期全省居民消費價格上漲3.1%,比去年同期回落2.6個百分點。
“你可以跑不過劉翔,但不可以跑不過CPI。”這句近幾年的流行語傳遞出一個信息,即,在天天和柴米油鹽打交道的百姓眼裏,收入能否快增是頭等大事。而令人欣慰的是,上半年我省城鄉居民收入實際增幅均超過一成,同比分別加快2.7個、0.1個百分點。在與明顯放慢上漲步伐的CPI的賽跑中,居民收入“勝”。
數據顯示,上半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和農民人均現金收入分別為15655元、7367元,名義增速同比分別為13.9%、14.7%。在城鎮居民四大類收入中,工資性收入10727元,增長14.6%;經營凈收入1743元,增長12.6%;財産性收入357元,增長13.1%;轉移性收入4200元,增長10.7%。而農民的工資性收入為4024元,增長14%;家庭經營收入2342元,增長13.3%;財産性和轉移性收入1001元,增長21.3%。
儘管天氣進入酷暑,但南京理工大學幼兒園的王女士這個假期的心情很爽。因為盼了多時的事業單位績效工資改革終於惠及了她們。“月薪從3000多元一下漲到近5000元,手頭的感覺明顯不一樣啊。”王女士説。
記者注意到,不管是城鎮居民還是農民,工資性收入都是增收的絕對主力。上半年,該項收入分別佔城、鄉居民總收入的69%、55%。江蘇調查總隊城鎮住戶處處長沈國權對記者説,上半年,江蘇教育、醫療等事業性單位繼續實施績效工資改革,不僅工資水平大大提升,而且還一次性補發了工資。而全省最低工資標準平均增長15%,勞動力價格行情繼續看漲,也保證了企業員工收入的穩定增長。
“上半年,家裏種了3畝2分麥子,出欄20頭豬。雖然農本有所增加,但政府各種補貼也提高了;養豬一分錢沒賺到,但做豬仔生意賺了不少;我參加的新農保收入增加了100多,老伴的退休工資從500多漲到了600……七七八八算下來,今年收入比去年漲了一成多。”靖江市斜橋鎮富民村村民劉燦賢算起家庭收入賬笑意盈盈。
江蘇調查總隊總統計師王忠華分析説,上半年,工資性收入對江蘇農民收入增長的貢獻率為52.3%,經營性收入的貢獻率為29.2%,二者合計超過八成。江蘇城市化水平較高,農民收入增長的快慢主要受工業、服務業發展水平以及就業形勢的影響。今年,農産品價格有所下行,對農民增收的貢獻率相對小一些。
值得關注的是,在城鄉居民收入增長勢頭不減的同時,6月份,江蘇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1.9%,創29個月以來新低。“收入增長明顯快於物價,意味著居民手裏的錢值錢了,實際消費能力提高了,這對全省擴大內需是一個積極信號。”沈國權説。
【高端聲音】姚景源(國務院參事室特約研究員、國家統計局原總經濟師):江蘇農民收入增長持續快於城鎮居民,反映出城市反哺農村、城鄉一體化協調發展取得新進展。同時,經濟增長與就業、居民收入、通脹保持了較好的良性組合,為後續穩增長政策實施提供了更多空間。
本報記者 吉 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