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華中農大10年出了42個“徐本禹”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20日 09:4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農民日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本報訊(記者 何紅衛 徐恒傑)一個志願者的堅守,一所大學的支持,一群後繼者的傳遞,10年不輟的“愛心接力”,在一個中部大城市和一座西部大山之間不斷延續著。近日,記者從華中農業大學大學生貴州支教10年座談會上獲悉,10年來,該校2003屆本科畢業生徐本禹和後續的41位學弟學妹一棒接著一棒傳遞愛心,循著“感動中國”之路,深入貴州貧困山區,點亮大山深處的“紅燭”。“徐本禹”已成為他們共同的名字。

  華中農大黨委書記李忠雲表示,大學生們的志願支教活動,展現了當代大學生的家國情懷和兼濟天下的擔當精神,學校將以大學生貴州支教10週年為新的起點,把這條可貴的志願之路繼續堅持下去。

  最早探訪徐本禹支教事跡,並在網絡上以《兩所鄉村小學和一個支教者》一帖,展現當地孩子們強烈的求知渴望的該校黨委宣傳部長彭光芒説,10年來這兩個鄉村和學校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當年徐本禹孤獨的身影已經變成了源源不斷的一支可觀的支教隊伍,當地的村民精神面貌和生活現狀有了很大的提升,這些變化令人欣喜。

  據了解,徐本禹2005年結束支教後,他的母校華中農業大學做出決定,每年在應屆畢業生中招募志願者,延續支教行動。2005年7月12日,華中農大2名2002級學生曹建強、田庚奔赴貴州,接替徐本禹;2006年,支教活動被納入共青團中央、教育部聯合組織實施的青年志願者扶貧接力計劃全國示範項目,學校開始組建研究生支教團,這一年,支教成員增至3人;2008年,人數又增到4人;2009年第四屆支教團成員由7人組成,至今每年人數不變。

  徐本禹1999年從山東聊城一個貧困農家考入華中農業大學,2002年7月參加學校組織的暑期社會實踐,到貴州省大方縣貓場鎮狗吊岩村設在山洞裏的為民小學支教1個月。在他即將離開貴州返校時,孩子們依依不捨,他向孩子們承諾一年後再回去給他們上課。2003年,他考取華中農大農業經濟管理專業碩士研究生,卻打算放棄深造機會,回到貴州踐行自己“陽光下的諾言”。學校經過研究,決定為他保留研究生學籍兩年,支持他的行動。2004年,《兩所鄉村小學和一個支教者》帖子在網絡引起強烈反響後,為處理愛心人士點對點資助貴州孩子捐款事宜,學校一批教師和學生發起成立了“貴州支教基金”。2005年7月,徐本禹返回華中農業大學繼續讀研,後將“貴州支教基金”改為紅杜鵑愛心社。

  華中農大黨委副書記唐峻介紹説,學校研究生支教團及紅杜鵑愛心社積極為當地貧困學子爭取資助,已資助上千名貴州貧困兒童及中小學生完成學業。與此同時,在志願者的努力和社會各界的關心下,爐山希望小學、興田希望小學、箐角希望小學等一批希望小學相繼建成。華中農業大學研究生支教團還積極協調開展“貴州鄉村教師來漢培訓”,7年來,共有200余名貴州省優秀骨幹教師到武漢學習交流。

熱詞:

  • 徐本禹
  • 華中農大
  • 華中農業大學
  • 研究生
  • 支教團
  • 骨幹教師
  • 2005年
  • 愛心接力
  • 紅燭
  • 兩所鄉村小學和一個支教者
  •    

    搜索更多徐本禹 華中農大 的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