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皇明這個領導著世界太陽能産業發展潮流的新能源企業,正處在前所未有的風暴之中。
前不久,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稱“皇明股份”)因資産結構等因素,主動申請停止IPO審查,出現在證監會終止IPO審查的名錄中。一時間,主營業務盈收下降、低溢價拿地、較多行政支持,各種猜測、質疑紛至沓來。
筆者走進皇明大陽谷,實地調查,還原一個真實的皇明。
實為提前調整戰略
據了解,皇明集團下轄兩個平行的獨立公司,分別為皇明太陽能股份有限公司和皇明潔能控股公司。光熱、酒店群、會議中心、光立方等産業都是屬於皇明股份,而門窗、玻璃、建築、光伏等産業都是隸屬於皇明控股,此次終止IPO審查的是皇明股份,與皇明控股無關。
皇明內部人士告知,微排國際酒店、國際會議中心、光立方等這部分資産已經超過十億,正是由於這部分非經營性的固定資産過大,攤薄了主營業務的利潤率,這給皇明太陽能上市造成不確定性因素。
“非經營性資産所産生的美譽和協同效應無法度量,而且對上市公司業績會産生重大影響,會讓監管層以及公眾股東對上市公司的持續盈利能力不能準確判斷。”一位投行人士表示。
至於下一步是按照上市要求剝離這些非經營性資産,還是堅持留在股份公司之中,皇明公司並未透露。
但有接近黃鳴的人説,剝離資産其實只需要做會計調整,在技術上並不難,只是遲上市晚上市的問題,最深層次的原因還在於公司戰略如何定位。
皇明集團創始人黃鳴也證實説:“皇明股份此次主動中止上市,有重大戰略調整原因,我們將推出全球5萬家氣候商城,落實Mepad戰略,將太陽能工業品的重點轉向太陽能消費品領域,實現商業模式的重大轉變,而皇明股份必須服從集團統一戰略調整。”
黃鳴透露:“隨著Mepad戰略落地,商業模式的形成,未來可能不只是皇明股份一家上市,還有多塊業務計劃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