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交強險市場已向外資開放,至今已快三個月,然而外資險企卻遲遲不見動靜。部分外資險企給出的答覆是:國內司機交通高違章率嚇住了曾經虎視眈眈的外資保險巨頭。
交強險是一種在責任限額內予以賠償的強制性責任保險,此前僅由中資險企經營。截至去年底,國內機動車數量已達到2.25億輛,並仍在快速增長,國外保險巨頭認為這是一塊豐厚的大蛋糕。
近日召開的保險監管半年工作會議披露,上半年實現了交強險對外資險企全面開放。不過,記者了解到,該項業務放開近三個月,到目前還沒有外資險企經營此項業務。
記者採訪多家外資險企均表示,對介入國內的交強險市場頗感興趣。一家外資險企北京分公司的負責人向記者表示,國內交強險市場很大,但是交通事故頻發、賠付率居高,現在要通過調研來研究如何才能在經營上達到收支平衡,並表示要向人保、平安、太平洋等中資保險巨頭多學習經營交強險的經驗。
分析認為,外資保險商不敢貿然進入中國市場,最大因素就是擔心司機肇事率太高,怕賠不起。據悉,多家國外險企曾對中國車險進行過相對完整的市場調研,調研顯示在歐洲、北美或其他亞洲市場獲取的數據,不能為中國市場提供任何賠付基準;如果將歐美市場上的車險産品直接移植到中國市場,外國汽車保險商將無利可圖。
即使是中資險企直到現在仍未能擺脫交強險巨虧的困境。現有數據顯示,2007年至2010年國內交強險共虧損高達187億元,從地域分佈來看,經濟發達地區賠付率較高,經營虧損較大。這也直接導致外資險企面對交強險顯得小心翼翼。
一位保險專家解釋,有些國際保險商在國外有很成熟的車險經營經驗,但在中國這個新興而特殊的市場也不敢輕易涉足,外資公司的經驗是要研究透了,寧可市場份額小,也要力求在提供服務的同時獲得盈利。“國內市場上車險騙保騙賠、險企與合作各方違規套現等行為很可能讓外資公司吃不消。”
“儘管現在交強險市場已經放開,但外資公司開發的産品上市可能還需一段時間。”一位外資險企負責人解釋,遞交申請資料、開發系統、系統與交強險平臺對接、服務網點鋪設、與維修商簽約、産品研發等仍需漫長時間。目前有美亞、利寶互動、三井住友、三星等多家外資險企已向監管層遞交經營交強險的申請。一位外資險企人士表示,希望今年內正式經營交強險並能出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