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京城最短大街有望復原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18日 21:3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東方網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據西城政府官網上顯示,作為實現大柵欄及東琉璃廠貫通的重要區域,楊梅竹斜街保護修繕項目被當做本市探索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新模式的試點,其風貌保護修繕方案已通過市規劃委組織的專家論證會,並開始實施。

  按照市第十一次黨代會報告中提出的“打造歷史文化名城魅力展示區”的目標要求,年內,這條600歲老街將逐步恢復其歷史風貌,打造成為一個文化底蘊深厚的特色京味文化展示體驗區。

  據了解,在這條不足500米的巷子裏,曾經雲集了世界書局、正中書局、廣益書局、環球書局等眾多當時叱吒風雲的出版機構,在中國近代文化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據悉,在楊梅竹斜街保護修繕過程中,這些書局舊址都將陸續完成修繕,老街也將重現書局林立的特有風貌。此外,許多名人的舊居和會館都將在這次修繕中重生,包括梁詩正、沈從文等名人舊居和酉西會館。

  在北京地圖上消失多年的“京城最短的大街”——一尺大街也將在此次保護性修繕中復原。位於楊梅竹斜街西端,桐梓衚同北口至櫻桃衚同北口之間的那段路,就是舊時的一尺大街。在幾十年前就已併入楊梅竹斜街而被“除名”的一尺大街,經此次保護修繕後,不僅將在門牌、地圖上恢復它的原名,還要在實地豎起標識介紹牌,向遊客細説它的前世今生。

  作為全市探索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新模式的試點,這條街不搞大拆大建,且適當保留“原住民”,採取與居民協商、自願騰退的方式進行修繕更新。騰退出的房屋將引入創意文化項目或規劃成公共空間,帶動啟發原有資源恢復活力,形成老字號、歷史保護建築、傳統民居、新文化項目和諧共生的景象。留在這裡的居民,將可參與自家小院的設計,屋子刷什麼顏色的油漆、臨街窗戶貼上什麼花紋……對本區域感興趣的各方面專家、文保愛好人士、遊客等多方社會群體也可參與進來,一同探討。

  作為本市探索歷史文化街區保護修繕新模式的試點,楊梅竹斜街保護性修繕在首次採取資本金注入模式的運用、舊城保護公眾參與等多方面進行創新。專家認為,楊梅竹斜街的修繕保護模式將真正實現歷史街區保護與發展的有機更新。

  商報綜合報道

熱詞:

  • 竹斜街
  • 楊梅
  • 書局
  • 大街
  • 歷史文化街區
  • 原住民
  • 遊客
  • 老街
  • 舊居
  • 歷史保護建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