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新華網北京7月11日電(記者張辛欣、劉羊旸)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課題組11日在京發佈的調查成果顯示,逾九成集體林地確權到戶,近七成農戶拿到林權證。實施林改後,林業資源增長、農民增收明顯。
在中國現有的土地面積中,林地約有45億畝,相當於耕地面積的2.5倍,其中屬於農村集體所有的林地約27億畝,佔全國林地面積的60%,集體林權制度的改革關係到4億多農民的生計。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課題組自2009年起連續三年對12個省(區、市)118個村,基層林業部門及農戶進行跟蹤調研。調研結果顯示,91.2%的樣本農戶對林改方案表示滿意,67%的農戶已經拿到林權證,樣本村集體林地面積的94.7%已確權到戶。其中,西南地區林權證到戶率較高,華南地區到戶率較低。
調研顯示,實施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後,營造林面積大幅度增加、農民增收明顯。其中,樣本農戶累計荒山荒地造林1.34萬畝,比林改前增加0.12萬畝,近七成樣本農戶林業收入為1500元-2500元,佔家庭純收入的5%-10%。
“鞏固林改成果是當務之急,特別要注重解決集體林地流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國家林業局農村林業改革發展司司長張蕾説。
“中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課題組負責人賀東航認為,當前林改仍存在林地産權糾紛難以有效調處、林地流轉過程中部分林農失山失地、配套支持制度改革難以推進、林業管理體制改革滯後等問題。
他建議建立起林權保護的長效機制,大力發展合作組織,推進規模經營力度,建立農民、集體、外來投資者、國家等多方的利益共享與多贏機制。
國家社科基金重大項目“中國集體林權制度改革”由華中師範大學中國農村林業改革發展研究基地承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