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今年以來,國內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創新不斷,繼上半年白銀期貨順利上線之後,備受市場關注的原油期貨也呼之欲出。對此,多位業內專家近日在陸家嘴論壇上指出,要使原油期貨更好地為中國實體經濟服務,成為具有一定國際定價權的期貨市場,必須創造條件吸引國際參與者進入。對此,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楊邁軍表示,要實現原油期貨市場的國際化,“創新多、難度大”。
目前,我國石油對外依存度達57%,每年進口原油超過2.7億噸。從世界原油市場的格局來看,紐約與倫敦原油市場價格分別反映了北美和歐洲的供需狀況,但在經濟成長非常快的亞太地區,卻缺乏反映亞太的石油供求,特別是中國石油供求的市場價格。因此,建立國內原油期貨市場已十分迫切。
新湖期貨公司董事長馬文勝表示,世界原油格局已發生重大變化,原油供給能力不再短缺。中國原油的安全問題已經從生産供應性的供給安全,轉變為貿易金融型的價格安全。因此,建立原油期貨的目的就是使中國具有一定的價格影響力。
而上海交通大學上海高級金融學院副院長嚴弘則指出,要使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在國際市場具有定價話語權,必須在市場機制上儘量減少交易障礙,吸引更多的境內外、海內外的投資者參與。“只有這個市場得到充分參與,市場的流動性、有效性、價值發現的機制才可以得到充分的體現。”嚴弘説。
中信新際期貨公司董事長趙磊則談到,中國的大宗商品市場向國際投資者開放,也是人民幣國際化的需要。“在實現人民幣國際化之前,我們必須把所有和人民幣定價相關的體系健全,並且有效運行。從這個角度來看,大宗商品的國際化是不可缺少的、很重要的一環。如果沒有大宗商品的國際化,人民幣國際化就無從談起,也不可能真正實現。”趙磊表示。
對此,上海期貨交易所總經理楊邁軍表示,允許國際投資者未來參與原油期貨市場,給交易所在技術銜接、保稅交割、貨幣兌換等諸多領域都帶來一系列的創新和改革需求,可謂“難度大、創新多”。
“以計價貨幣為例,中國內地投資者用人民幣計價,國際投資者主要是用美元計價。無論是國內參與者還是國際參與者,都要能方便利用自己所習慣的貨幣,這就有一個解決貨幣匯兌的問題。無論採用何種貨幣計價,都要能夠讓投資者充分的、方便的進入,這個也是"難度大、創新多"的一個方面。”楊邁軍説。
對此,中國證監會期貨監管一部副主任彭俊衡表示,原油期貨國際化中的貨幣兌換、保稅交割等問題,需要海關、稅收等多個部門的共同努力,證監會正在積極協調和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