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客服設為首頁
登錄

中國網絡電視臺 > 經濟臺 > 資訊 >

全球金融重心向亞太地區轉移

發佈時間:2012年07月01日 07:04 | 進入復興論壇 | 來源:文匯報 | 手機看視頻


評分
意見反饋 意見反饋 頂 踩 收藏 收藏
channelId 1 1 1

  據新華社上海6月30日電(記者姚玉潔 桑彤) 在歐債危機繼續蔓延之時,東方之珠上海以勃勃生機吸引著全球金融市場的目光。在一系列緊鑼密鼓的金融創新之後,上海把目標投向了更深層次的金融改革與金融開放。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上海市委書記俞正聲説,全球金融活動的重心正呈現出向亞太地區轉移的趨勢,這是近年來國際金融市場一個顯著變化。如何抓住這種新機遇,加快推進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提高中國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影響力,是擺在我們面前一項重要的任務。

  “金改”:勇立潮頭向深水邁進

  6月28日,上海股權託管交易中心迎來兩家新掛牌企業,這意味著上海場外市場開業4個月來,掛牌企業數達到21家,交易總額達到7000多萬元。場外市場是上海加快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加大産品創新力度的一個縮影。

  陸家嘴論壇期間,金融改革成為最熱烈的話題之一。而肩負國際金融中心建設歷史使命的上海,當仁不讓地站到了“金改”的最前線。

  開放:實際進展快於預期

  2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宣佈,恒生中國企業ETF已正式獲批,成為首批獲頒“準生證”的兩隻港股ETF之一。

  “對於在上交所上市的港股ETF來説,無疑是上海建設"國際金融中心"的重要舉措。”易方達基金首席産品執行官范岳説。

  “上海要成為有影響力的國際金融中心,必須伴隨人民幣成為國際化的儲備貨幣。”上海市金融辦主任方星海表示,在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中,上海可以先行先試,除了目前進展順利的QFLP(合格境外有限合夥人),還將探索QDLP(合格境內有限合夥人),即通過海外對衝基金在國內吸引人民幣資金,直接兌換美元投資海外資本市場,幫助人民幣“走出去”。

  創新:先行先試提升國際都市能級

  陸家嘴論壇期間有消息稱,個稅遞延型養老保險今年底有望在上海率先試點。即個人收入中用於購買商業補充養老保險部分,其應繳個人所得稅延期至將來提取商業養老保險時再繳納。

  創新,是衡量一個城市活力的重要指標,更是建設上海國際金融中心的不竭動力。近年來,一批先行先試的金融創新成果閃耀浦江兩岸,大大提升了上海這個東方之都的能級。

  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韓正在陸家嘴論壇期間專門召開諮詢會問策與會專家。他説,今後幾年是上海國際金融中心建設的關鍵時期,上海將按照力爭到2015年基本確立上海全球性人民幣産品創新、交易、定價和清算中心地位,到2020年基本建成與我國經濟實力以及人民幣國際地位相適應的國際金融中心。

熱詞:

  • 易方達基金管理有限公司
  • 金融改革
  • 金融創新
  • 金融開放
  • 全球金融體系
  • 國際金融中心
  • 金改
  • 準生證
  • ETF
  • 亞太地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