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新網南京6月28日電(記者 朱曉穎)全球航運經濟持續低迷,中國船舶業“冷”氣未散。作為中國第一造船大省江蘇,三大造船指標持續下降。根據江蘇省經濟和信息化委員會28日數據,被看做造船業可持續發展能力的指標——江蘇造船新接訂單量今年前五個月同比下降尤為明顯,達61.7%。
據工業和信息化部統計,2012年1月至5月,中國造船完工量2253萬載重噸,同比下降10.1%,其中出口船舶佔總量的83.4%;新承接船舶訂單量954萬載重噸,同比下降47.3%,其中出口船舶佔總量的71.7%;手持船舶訂單量13439萬載重噸,同比下降27.0%,比2011年底手持訂單下降10.4%,其中出口船舶佔總量的85.3%。
江蘇是中國第一造船大省,成績單也“亮紅燈”。根據江蘇省經濟與信息化委員會公佈,今年1月至5月,造船完工量、新接訂單量、手持訂單量三大主要造船指標仍是中國第一,分別為183艘761.6萬載重噸、72艘163.5萬載重噸、968艘5024.4萬載重噸,但同比下降10.1%、61.7%、28.9%。
“十一五”期間,中國船舶業高速發展,中國一躍成為世界造船大國之一。有專家認為,近年來中國造船業超理性發展,産業結構日益分散,研發熱情受冷遇,外資門檻形同虛設,配套水平未能同步提高,技術創新力度不夠,新業務拓展緩慢,船舶生産服務業務嚴重滯後,産品過於趨同,海外拓展沒有實質性進展。“十二五”中國船舶業迎來結構調整期。根據規劃,到2015年,中國船舶工業産業體系更為完善,産業結構更趨合理,創新能力和産業綜合素質顯著提升,國際造船市場份額穩居世界前列,由世界造船大國成為世界造船強國。
江蘇的規劃是,到2015年,全省船舶製造能力保持3000萬載重噸,造船完工量、手持船舶訂單量保持全國市場份額35%以上,佔世界市場的15%以上。全省船舶工業銷售收入繼續保持全國第一,力爭超過3500億元,出口總額超過400億美元,做強三大遠洋造船基地,打造海洋工程裝備製造基地,創建國家級船舶配套示範基地,加快推進內河船舶實現集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