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今年以來,在全球IPO困局背景下的A股市場,也經歷了新股融資速率與規模的“雙降”。與此同時,受市場環境制約以及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影響,新股估值溢價在今年上半年進一步收窄,新股平均市盈率已降至30倍左右的近年最低水平。
據上證報資訊統計,A股市場上半年實現IPO共計104宗,募集資金總額為733.17億元(除迪森股份),兩項數據分別較去年同期下降了40%和55%。而相比去年下半年,今年上半年IPO融資家數與規模的環比降幅也分別達到了8%和30%。
值得注意的是,半年不足800億的融資規模也創出了2009年新股發行制度改革以來的新低,IPO家數也是期間最少的半年。
在新股發行速率趨緩的同時,單只新股的募資規模也呈現持續下滑的態勢。統計顯示,上半年發行的前103隻新股,單只新股平均募集資金僅7.05億元,這一水平相比去年下半年的9.84億元下降了近三成,也是近三年來的最低。
業內人士認為,今年上半年沒有一隻超級大盤股發行,是導致新股平均募資規模大幅下降的重要原因。統計顯示,上半年發行新股中,融資規模最大的是中國交建,為50億元。而這也是2009年以來,首次整個半年度出現50億元以上超級大盤股IPO的真空期。
而導致新股募資規模下降的另一大原因,是發行市盈率的進一步收窄。統計顯示,上半年IPO平均發行後市盈率為31倍,而去年全年為46倍,2010年更是高達59倍。分析人士判斷,在新股發行制度今年進一步改革後,未來新股溢價水平將繼續回落。
“鋻於新制度下的行政干預將有所減弱,我們認為新股發行的速度仍將保持較快,從而限制A股市場的估值擴張空間。由於新規實施後小盤股的供應可能上升,小盤股相對於大盤股的高估值溢價應會逐漸收窄至更為合理的水平。”高華證券在最新的研報中指出。(潘聖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