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中國網絡電視臺|網站地圖 |
客服設為首頁 |
中國人民銀行近日發佈的《2011年中國區域金融運行報告》顯示,2011年,我國保險密度有所提高,保險密度區域差異仍明顯;保險深度略有下降,主要受保費收入增速放緩影響,其中,北京、上海保險深度降幅居全國之首。
保險深度略有下降報告顯示,2011年,保險密度為1062元/人,較上年提高100元。保險密度區域差異仍然明顯,總體呈由東部和東北地區向中、西部地區遞減態勢。北京、上海、天津仍然位居前三,西部地區保險密度總體水平偏低,但提升速度較快。
在保險密度提升的同時,保險深度卻略有下降。報告顯示,2011年,保險深度為3%,較上年下降0.2個百分點,其中,北京和上海下降幅度最大。報告認為,保險深度略降主要是受保費收入增速放緩影響。對此,業內人士指出,發達城市的GDP增長較快,而這些地區保險行業競爭相對激烈,銀保産品種類較多,導致保費收入增長緩慢。同時,保費收入的計算口徑發生變化,也是導致保費收入減少的原因。
如果將中國的保險深度和保險密度與發達國家相比,則相去甚遠。相關數據顯示,目前,發達國家保險市場的保險深度已達12%左右。而保險密度方面,早在2007年,發達國家已達2000—3000美元。由此可見,要提高普通百姓的保險意識,提高保險密度和深度,加強保險保障功能,我國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多方入手提高話語權一般來説,發達地區人們的保險意識較強,人均保費收入也相對較高。上海保監局數據顯示,截至2010年末,上海市常住人口保險密度達到3838元/人,保險深度達到5.15%,位居全國前列。但同一年,在經濟發達的浙江,其保險深度僅為2.8%,農村地區該數據則更低。由此可見,保險意識與人均保費,或許與當地經濟發達程度有一定的聯絡,但也不是關鍵性因素。
業內人士分析指出,提高保險深度和保險業話語權,還需從多個方面入手。首先,需要提升保險行業宣傳力度,提升群眾的保險金融知識,加強公眾的保險意識和保險觀念。其次,要提高保險服務質量、提升保險業務人員的素質、規範保險市場競爭環境。與此同時,還要加強對保險行業的監管,建立通暢的投保渠道,增強保險的信用。此外,應增強保險公司之間的合作,提升保險業的整體社會形象,並加強保險公司的社會責任,加大保險覆蓋率,尤其是加大重大社會事件中保險的覆蓋率,充分體現保險的社會功能,使之參與到社會管理中。
根據保監會發佈的《中國保險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十二五”時期,我國保險深度要爭取達到5%,保險密度達到2100元。要達到這一目標,保險業需要有一個跨越式的發展。